阅读历史 |

第132章 进攻围场的战略意义(1 / 2)

加入书签

门头山伏击战结束后,朱云飞并没有在门头山多待。

当天晚上,朱云飞率领一纵,三纵,四纵连夜出发,直奔围场县城而去。

二纵司令罗平安,参谋长赵大山,政治部主任陈山河,率领二纵全队三千六百余人,撤回多伦根据地。

分别之时,朱云飞接见了察哈尔多伦郡王阿布岱。

这人是蒙元帝国的皇室后裔。

与乌兰察布投降曰寇的德穆楚克栋鲁普亲王,也被称之为德王。

同属蒙古黄金家族的后裔。

与野心勃勃,企图自治蒙古,恢复先祖荣光的德王不同的是,阿布岱是个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虽然他这一脉先祖,在满清一朝,一直是世袭的郡王。

但进入民国之后,阿布岱曾经在沈阳东北军服役过。

后来又去过莫斯科留学,受到过布尔什维克主义冲击的他。

回国之后,回到多伦继承了察哈尔郡王爵位,便一直致力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大业。

随着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的发生。

让阿布岱更加坚定了,立志报国,驱逐倭寇的信念。

此前,他曾在林西,锡林浩特先后发动过两次反侵略起义。

但最后都遭到失败,不得逃往浑善达克沙漠,避难长达数年之久。

直到去年才率领部众,在正蓝旗重新拉起了起义队伍。

他在正蓝旗拉起的队伍,对外宣称为蒙古抗曰先遣军。

这一次会面后,阿布岱手下这支人马,正式被朱云飞,授予了蒙古独立骑兵师番号。

全师一千六百人,由阿布岱出任师长,兼任一纵副参谋长。

下辖两个团和一个警卫营。

独立师由二纵司令部下辖,二纵政治部主任陈山河,兼任该师政治部主任。

“老罗,阿布岱,你们这次北上,目标是向北发展。”

“要在克什克腾旗,锡林浩特盟,林西建立一条稳固的根据地。”

“为我们下一步,进军外蒙地区,做好工作,打下前哨。”

分别之时,朱云飞与罗平安,阿布岱等二纵指挥员,一一握手告别。

“请军座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罗平安等人纷纷举手敬礼,坚定的回答道。

此次罗平安率领二纵,蒙古独立骑兵师北上。

有阿布岱这个向导在,北上进攻锡林格勒盟地区的曰伪控制区,朱云飞对他们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

为了加强他们的火力,朱云飞把此次缴获的五辆骑兵坦克,尽数碉堡给了罗平安。

朱云飞自己都只留下了,原来的三辆骑兵坦克。

两军分兵之后,朱云飞率领一纵,三纵,四纵迅速扑向围场。

朱云飞之所以执着要打围场。

最重要的一点是,围场是前清的木兰围场所在地。

一万平方公里的围场,拥有广袤的山川地理,境内山林密布,水域平原交错。

更有二十万来自各族的百姓在此栖息。

拿下围场,不但拥有一座大型牧场,更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

围场东连赤峰,这座肥沃的蒙古牧场,北连蒙古的克什克腾旗。

南接丰宁,西连隆化与承德重镇。

拿下围场,朱云飞下一步就可以,挥师东取赤峰,西进承德。

又能策应北上的二纵,向蒙古中部的锡林浩特盟进军。

除了地理的优势,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曰伪军在热河和蒙古中部地区,兵力相对薄弱。

进驻围场,犹如在敌人心脏插上一把尖刀。

一旦在围场站稳脚跟,拿下赤峰,承德两地。

朱云飞北上可以取蒙古,东进可进东北。

相比起来窝在崇礼,拿下围场,犹如鱼入大海,天高任鸟飞。

三日之后,朱云飞率领的一纵,三纵,四纵以及警卫营。

六千余人马,渡过滦河,进驻南山嘴镇。

“军座,围场之所以难打,不是县城防御有多强,而是曰伪军在御道口,半截塔两个牧场,各驻扎了一支骑兵部队。”

“两个骑兵部队,各有曰伪军六百余人。”

“加上城中宪兵大队,保安团的人马,足有两千五百余人。”

“城外的御道口,半截塔两个据点,与围场城形成犄角攻防部署。”

“一旦那一地受到攻击,一个小时内,另外两方必然会赶来支援。”

“如此一来,攻击一方,兵力不足的话,就会腹背受敌。”

南山嘴镇临时指挥部内,三纵参谋长丁永福,把围场的情况,如实介绍了一遍。

而这也是他们之前,几次攻打围场失败的原因。

因为当时,三纵只有一千兵马。

想要攻取围场这样的数倍之敌的工事,确实困难重重。

而且围场战斗一旦打响,承德方向的小八嘎第九独立守备大队。

就会向闻着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迅速扑向围场。

在这样的局面下,赵明山、丁永福他们能够不惨败,已经属于战法得当。

听完丁永福的解释,朱云飞点点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