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八十三章 新学的道德(1 / 1)

加入书签

“大人,你脸色好白,我们还是去书阁那边休息下再去旁边学堂找那高藩台吧。”

从恐怖屋出来,三人一时间有些失神。其中一个师爷先说道。

“好”

随着胡应嘉的一声肯定,三人循着指示牌就过去休息了。期间全都默契地没问恐怖屋里的具体情况。

要到书阁前面是一片画廊。

这里最开始就有很多素描画作甚至绘本挂出来展示。

现在更是多了很多彩绘油画,浮雕雕塑等。

一些画师甚至就在那里招揽生意,从八两到五百两银子不等。

三人在一边跟着着了迷,因为真的可以将人画得惟妙惟肖。真就那么像,仿佛那个人的灵魂都被拓印到纸上去了一样。

突然间,胡应嘉就想起刚才“规则怪谈”里有副狐妖画,一开始都是很好的,只是突然间画里的眼睛就能睁开,吓得胡应嘉当时一进场就失了方寸。

如果那个画也是像这样立体,光影突出,再有人在画后操作,瞬间切换画中的眼睛神态,那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虽然眼前好看,但这人像画总是膈应。胡应嘉又看了旁边的手翻书,手摇书,仿佛一下子才明白过来,

“诸法空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眼睛真的会欺骗自己。明明只是一张张静态的画册,只需要手翻或者手摇起来,就成了一连串动态的动画了。

胡应嘉难得自己消遣的时候,旁边果然不合时宜地冒出对高翰文在隔壁学堂的讲座讨论了。

“你刚刚不是去听讲座了吗?怎么这么快回来了”有一个读书人对新过来的一人说道。

“哎,今天是年初那批毕业的毕业演讲,主要是讲新学的道德礼仪。我听了一下,脑袋嗡嗡地,也不是什么专业内容,干脆就过来了。”

看着眼前这人说两句就停了,胡应嘉也赶紧上前询问具体内容。

“这位小兄台,可否详说一下呢?”胡应嘉一开口还是很客气的。杭州人好像是互称兄台很随意的。

“这位老兄,不是我不说是真的脑子嗡嗡的。要是像儒学仁义礼智信,这种随口说出来的就好了。高校长讲得很复杂,我感觉可能只有他们学生能听懂吧。我就记了些概念词汇,记到后面实在撑不住才走的”

那个年轻人也是耐心解释道。

“没事,就说说概念词汇。我们一会儿也打算去隔壁参观参观”

胡应嘉相当耐心地询问到。

“好,看在你明明是外地人还这么关心的份上,我就说一说。只是只有词汇,具体内涵,能记得的,我也就照本宣科。不记得的就算了。”

于是乎,接下来读书人就将自己听到的原原本本地讲了一遍。其基本是把道德部分听完了的,内容还听完整,只是具体内涵理解还不慎清楚。

新学的道德,来自于衍生新学的交易过程。

新学的交易过程,又分为交易主体、与交易行为。

交易主体限制了新学道德的使用范围。跟儒学仁义礼智信打遍天下,万事万物,无所不包的终南捷径不同。新学这种一开始就限定自己适用范围的还真的是第一次见到,有一种诚实的可爱。传统的学问都是临到问题才说现实的局限,时代的困境,发展的代价,下面执行歪了。哪像这样,一开始就说,在某个范围之外自己无能为力的。

就这样软弱的一个学问,胡应嘉不明白,为什么在杭州还有这么多读书人趋之若鹜。顺着这些假设前提去看,这新学甚至都不用自己去驳倒。自己就说了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杭州这些读书人脑子是傻了是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