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0、他的箭和以前一样,快准狠(1 / 2)

加入书签

东南,卫宁的这支军队实在太势如破竹了,这一路上几乎是砍瓜切菜,很多时候甚至都不用浪费红衣大炮的弹药。

当卫宁的名号传出去之后,整个大汉的南疆,不知多少士卒纷纷投靠卫宁的军队,人数越来越多,声势越来越大。

短短这段时间已经吸纳了五万士卒加入,并且越来越多。

南疆几乎一路被碾压,没有遇到太多的反抗,大多因为南疆的士卒全部是劳苦人,他们想改变现状,想让生活恢复到以前的样子,最起码恢复到卫宁执政的样子。

所以当卫宁的名号出来后,才会有这么多人响应卫宁。

最难的不是南疆,而是东南。

东南是一群富人,他们不想打破这个平衡,所以一定会组织最大的兵力阻止卫宁的大军进入东南。

任何时候,一旦开战,那就是各方势力重新组盘的时候,你不想打破这个平衡,只能组织兵力战败对方。

当然,还有另一则消息也已经传到了东南,朝廷那边说卫宁是假太子,是卫青冒用卫宁的名号来欺骗世人。

有了朝廷的背书,朝廷似乎更加勠力同心,在东南组织了接近二十万的兵力,打算和卫青在东南对抗。

这一战众志成城,上到将军,下到士卒,都认为大汉这一场东南大战必胜无疑。

汉武帝甚至还从千里之外调来了王恢,王恢此前在东南水战表现的很出色,他精通海战,这一战让王恢来对抗卫青,未必没有胜算。

卫青的兵力此时已经来到东南沿海,驻扎在会稽郡,等待公孙敖大军而来。

三日后,海面掀起巨大的浪潮,海面上密密麻麻,全部都是船只,有大有小。

在海上,卫青没办法给予公孙敖任何帮助,不过公孙敖在沿海也担任了这么久的将军,相信他有办法成功登陆。

卫青要做的是在陆地上限制王恢的十万兵力。

五万多兵力对付王恢的十万死士似乎很难,但又不那么难。

双方兵力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展开对垒,会稽一战,必定血雨腥风。

王恢凝望着坐在马匹上的卫青,语重心长的道:“仲卿,何苦走到这一步?”

卫青没说话,但是卫青后方一匹枣红马匹缓缓踏了出来,马匹上的少年那么熟悉,一时间让王恢惊掉下巴。

“卫,卫太子?”

“是真的?”

王恢用力的揉了揉眼睛,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卫太子不是死了吗?朝廷不是说对方是假冒的吗?

虽然对方颌下已经有了些许黑色胡须,但那面庞,那气质,那自信,让王恢不得不确定,这就是卫宁!

卫宁勒住马匹,平静的对王恢抱拳道:“王老将军,好久不见。”

王恢身躯微微颤抖,道:“殿下……”

似乎觉得不妥,然后怒道:“你敢冒充卫太子殿下。”

只是那双老眼中的泪花却说明着他其实打心底已经承认这就是卫宁了。

但他又不愿意背叛朝廷,所以才会这么说。

卫宁摇摇头,他似乎读懂了王恢的意思。

“现在投降,或许还能颐养千年。”

王恢微微摇头,然后厉声高呼道:“休要妖言惑众!”

他选择了忠心汉武帝。

卫宁深深的问道:“值得吗?”

“朝廷已经糜烂成什么样子了,你在西北受过多少屈辱,何苦呢?”

王恢深吸一口气,问卫宁道:“老夫有家人,当如何?”

“老夫若死家人可活,难道不值得吗?”

两人对话晦涩难懂,但卫宁知道的,他在求死。

他的家人都在长安,若是投降了,按照汉武帝的性子,他的家人必定会被凌迟诛族!

卫宁点点头,挥手。

后方十门红衣大炮整整齐齐的对准王恢大军。

旋即卫宁继续挥手,一万名轻骑朝前列阵,蓄势待发。

没有任何过多的语言,卫宁单手朝斜下方重重落下,一万名轻骑朝前发动冲锋。

王恢也下令数万骑兵开始发动冲锋,只是双方还没照面,卫宁的骑兵开始有序朝左右方向奔波,中间只留下对方数万骑兵发起猛烈冲锋。

王恢愣了一下,他不知道卫宁这是做什么,未战先怯,已经败了一半。

不对,卫青是绝世名将,他不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不好!

可还不等王恢下令,十门红衣大炮不要命一般朝天空发射炮弹,这些炮弹直接对准了正在冲锋的对方轻骑队伍。

直到第一枚炮弹落地,然后轰得一声,爆炸声猛地响起,整个大地被炸出一片窟窿,旋即就是残骑裂甲,人仰马翻!

旋即天空越来越多黑压压的炮弹不断落地,一枚、两枚、三枚,越来越多,等落地之后,爆炸开始……

接下来便是血肉模糊,一片狼藉。

王恢面皮狠狠抽搐,双手握紧,口水咽下,他从未见过如此一幕,这一场战争在这种逆天武器出来之后,其实基本就没法打了。

这就是一场武器不平衡的战争,纵是他们拥有震天雷,可震天雷都扔不过来,人家这种武器已经将自己这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