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47、大汉军神的含金量(1 / 2)

加入书签

南越境内。

担忧的不仅仅是南越朝廷,卫青的成败也关乎着卫宁团队的生存问题。

若是卫青真失败了,他们不得不转移阵地,迁徙到倭岛实在太扎眼,而且大汉未必会放他们离开南越。

说不定大汉的南疆已经开始做排兵布阵的准备,就等着关门迎敌。

就算卫宁现在拥有大规模的铠甲武器,但军队数量实在太少,恐怕想要迁徙这么多辎重和人员,也并非容易事。

南越朝廷在讨论卫青的战术规划,卫宁等人何尝不是。

公孙贺不由狐疑的道:“大将军为什么偏偏要将所有投资放在老虎山?”

按照兵法书籍的说法,打仗最忌讳将所有兵力重点防御在固定地方,因为这是在赌。

而战场恰恰就不是该赌的地方,这里最讲究稳,兵法不知提了多少次,但卫青为什么没按照兵法行事?

这是公孙贺不懂兵的地方,人有所长,必有所短,公孙贺虽然也参加过对匈奴的战争,但他注定成不了卫青……远远成不了!

卫宁摇摇头,道:“舅舅不会做赌注的,他这么布控,一定有了十足的把握。”

“影响战争的因素很多,不是照着书本就能完完全全打赢胜仗,这样人人都是常胜将军了。”

“书本只能教授常识性的东西,但决定战争的最重要因素,还是人!”

卫宁语重心长,他没质疑过卫青的决策,相信卫青这么安排定有自己的道理。

不过公孙贺却不得不提前想好退路,他问卫宁道:“我们要不要提前接触公孙敖那边,万一这边真出问题了,我们也好想办法退出南越这是非之地。”

桑弘羊摇摇头,对公孙贺道:“公孙大人,就如我们此前议论的那样,西域联军和川蜀蛮子攻打南越,后面难道没有大汉的推波助澜?”

“如果真有,他们要的难道只是南越么?”

“不是,如此一来他们又要耗费太多的兵力来打占领南越的西域联军和川蜀蛮,得不偿失。”

公孙贺瞬间明白什么,捂额道:“老夫考虑少了。”

“是啊,他们是在等那一天,一旦我们离开南越,他们就能在南疆境内对我们一网打尽。”

“还真是一石三鸟,不知大汉朝廷谁在阻止这一切,手段高明啊!”

公孙贺都忍不住对对方佩服,但当下该怎么办?什么都不做吗?

卫宁摇头道:“不是什么都不做,以前该做什么现在继续做什么,余下的,相信舅舅就行了!”

众人纷纷点头,是这个道理,没有理由不选择相信卫青,可以质疑卫青任何方面的事,但不能质疑卫青在军事方面的判断!

……

南越朝廷还在焦急的等待卫青那边的结果。

卫青似乎已经孤注一掷了,将所有兵力全部部署在老虎山两侧,只等着请君入瓮。

如卫青料想的那样,西域联军的主帅是王猛。

王猛是大汉的判将,他在军事的水平连王恢都比不,又怎能和卫青相提并论?

西域联军早就和川蜀蛮沆瀣一气,双方早早联系好如何瓜分南越。

西域联军派来了接近五万的兵力,川蜀蛮两万。

在快要进入南越的时候,大军停止歇息,斥候从前方来报,前方出现两条道路,怎么选择需要王猛抉择。

一方是地势险要的老虎山,一方是地势相对安全的丛林。

只是丛林需要耽搁很多时间去开辟道路,老虎山的地势又危险,一旦出现意外就麻烦了。

该怎么选路线,完全在王猛的一念之间。

王猛闭目沉思,他将自己带入到南越人身,这群南越人会怎么选择防守?

还是直接不选择防守,在后方国门的地方才防御?

王猛偏向于前者,换言之,他们一定会选择一条道路堵住自己大军的前进。

老虎山地势险要,十分危险,对方一定料想我不敢走这条道路会选择丛林,那就反其道行之,我偏要走这条他们都认为最不可能的道路。

王猛道:“让斥候、先锋部队先过去。”

“七万大军分七批,一批一万人,挨个走过去。”

如果对方真敢在老虎山设伏,那也不可能让他们全军覆没,那个时候他还有足够的兵力去换条道路去走。

他不可能将所有风险全部放在一起,肯定要转嫁风险。

王猛安排好了一切,今晚暂时在这里歇息安营扎寨,一夜无话,第二日一早,第一批先头部队开拔老虎山。

老虎山的地势远远比想象的还要危险,中间只有一条狭长的过道,前前后后延绵数十里,想要通过不容易。

第一批先头部队很快安全度过,只是快要抵达尽头的时候,两侧山腰巨石纷纷滚落,容不得他们惊慌,万人士卒已经死伤过半。

“冲过去!”

“回去禀告,回去禀告!快!”

“有埋伏。”

而后下方便出现无数的南越士卒,对方已经是必败之局面,南越士卒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便将齐全歼。

卫青确定没有一个活口后,便安排早就安插在对方军队的细作骑着快马火速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