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章 二更君(1 / 4)

加入书签

政明殿。

杨仪还未到, 远远地就听见“啪啪”地响声。

她不知何故,但那领路的小太监却面露悚然之色。

上了台阶,抬头的功夫, 杨仪猛地惊住。

她看清了眼前所见。

政明殿外间地上,趴着一人, 两个太监手中握着长棍, 正一下一下地打着。

应该是已经打了有一段时间,地上已经溅了些零星血迹,甚至夹杂着说不清的东西, 如烂了的血肉。

那人仿佛被打的失去了知觉, 又或者根本已经死了, 竟没有反应。

杨仪瞥见他血肉模糊的下半身, 忙转开头。

她不知道这是何人, 可被在皇帝寝宫外头痛打, 自然是触怒了皇帝。

而看着此人的惨状, 不由让她又想起了薛放,跟这人的惨状相比,冯雨岩的处罚堪称春风细雨。

那领路的小太监小心翼翼地带着杨仪把旁边绕了开去,走到殿门口, 对门口的内侍说了声。

内侍进门禀告, 不多会儿出来,一摆手。

杨仪才欲进内,就见有个人退到殿门口, 转身正走了出来。

这是一名老者,虽然已经年迈,银发斑白,但生得颇为威猛, 相貌堂堂。

他自殿内迈步而出,一边走一边看向杨仪,两只眼睛竟凛然有猛虎之气。

杨仪的脚步微顿,这功夫,那老者已经出了大殿。

他炯炯的目光从杨仪面上掠过,却丝毫没有在地上那人身上停留,径直大步去了。

殿内。

皇帝靠坐在龙椅上,微微闭着双眼。

魏公公见杨仪进来,忙道:“杨侍医……快来给皇上听听脉。”

杨仪上前半跪,垂眸听了一会儿,抬眸。

她过来的时候,皇帝还是闭目养神的模样,她自然以为此刻皇帝仍是如此。

谁知一瞥之间,才见皇帝已经微微睁开了双眼,此刻正垂眸俯视着她。

杨仪微怔,忙又低头。

耳畔只听皇帝仿佛轻笑了两声:“怎么了?”

杨仪道:“回皇上,龙体并无大碍,只是……一时之间动了肝火,以至于脉象微乱。”

皇帝哼:“除了这个,可还有别的?”

杨仪没有立刻回答。

皇帝道:“杨仪,你是不是跟他们学会了、报喜不报忧的那一套。”

“皇上恕罪,臣不懂。”

皇帝淡淡道:“你不是最惯实话实说么?为什么不敢说了?”

魏明在旁看到这里,便笑着对杨仪道:“杨侍医,皇上叫你看诊,有什么你就说便是了。不要紧,皇上不会生你的气。”

杨仪稍微犹豫:“皇上脉象沉,快而细数,是……肾阴虚之症状,应是……过于劳乏,导致肾阴亏损,生了内热,故而往往会有五心燥烦,夜不能眠之症状。”

魏明飞快地瞥了眼皇帝,不敢说话。

皇帝哼哼了两声:“叫你实话实说,你倒也不用说的这样详细直白。”

杨仪赶紧低下头。

皇帝却叹了声,道:“怪道朕最近总是烦躁,那你说又该怎么治?”

杨仪道:“这个容易,只要用知柏地黄丸便可,再配合些药食同源之物,比如桂圆,茯苓,山药,甲鱼,鸽子肉之类,只是……皇上、也该善加保养、略行节制才是。”

皇帝嘿嘿地又笑了:“以为你是女子,未必敢说这些话。没想到比那些老头子还敢。”

明明是他跟魏明方才催她说的,本来她也不想藏着掖着。如今说了,好似又落不是。

皇帝说完了这句,又端详着杨仪:“只是,朕不太明白,你一个少女,也没有出阁,怎么竟懂得那么多?说起来又这样泰然自若,要不是知道你的为人,还真以为你……是什么见惯千帆的人物了。”

“回皇上,”杨仪低头:“臣是大夫,学医的话自不免一应通晓。”

皇帝呵了声:“是吗?那……”他的唇动了动,仿佛要问一句话,但不知为何又打住了。

魏明替皇帝将袖子重新整理妥当,扶着他起身。

皇帝把杨仪从头到脚又扫了一遍:“听说扈远侯府要跟杨家联姻……这薛十七的眼光不错,想必上次叫你们来的时候,已经是……郎有情妾有意了吧。”

幸亏杨仪低着头,皇帝未必能看清她惊愕的脸色。

她不知怎么应答,只有些紧张地攥住了手。

皇帝道:“你怕什么?朕连你在南边做的那些事都知道,你跟薛十七一路同行,他又是个热血的少年郎,珠玉在畔,岂有不动心之理?”

杨仪的汗都冒出来了,实在猜不透皇帝突然说这些话是何意。

“皇上恕罪。”她只能用最稳妥的法子,先行请罪。

“你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