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五十二章 《成名在望》(2 / 3)

加入书签

觉。

所有乐器进场,在歌曲层次上,又是一个递进。

副歌本该算是一个小高潮,但却被姜缘与郑轻阳唱出了一种“丧”感。

黑的终点是是否会有光?不知道。夜的尽头会亮吗?不知道。

而成名在望,看似接近,充满希望,但这短短的距离,也可能是一道天堑(qian四声)。

姜缘两人唱着,如果不是成名在望,那当作无知的狂妄又何妨。

陈海爱惨了这样的处理,难得在第一遍听歌的时候,密切关注着歌词。

“混迹过酒场的驻唱,才读懂人性的寻常”

“背负过音乐节的重量,才体会每场仗,都仰赖,枪与粮”

上一段副歌结束,马上进下一段主歌。

乐器仍在演奏,鼓点发生了改变。

王弧卡着节奏,加大手上的力量,敲击着面前的鼓。

每个鼓点,都敲得坚实有力,透露着坚定,仿佛象征着大幕拉起的号角,逐渐进入正式的篇章。

“梦是把热血和汗与泪熬成汤”

“浇灌在干涸的,贫瘠的,现实上”

姜缘一边弹奏着手中吉他,一边演唱着。

歌曲唱至这一小节,曲调逐渐激昂。

“这句写的真好!”李恪守冷不丁夸了一句。

从开场倒带结束后,李恪守就听得非常专心。

跟过往很多副歌词一样,他发现这首歌每一句的韵脚都落在“ang”韵上。

《成名在望》这首歌,在五月天的一众知名歌曲中其实不算显眼,再加上因为发行时间较晚。

所以很少有人知道,正是这首歌,让阿信拿下了第二十八届的最佳作词人,拼上了金曲奖的一块拼图。

这副词到了平行时空,也是让李恪守赞不绝口。

歌词的押韵仍旧在继续,李恪守继续专心聆听。

“当日常的重量,让我们不反抗”

“倒地后才发现,荒地上,渺茫,希望,绽放!”

姜缘与郑轻阳合唱着,情绪一点一点酝酿着,向上攀升。

“穿过了摇滚或糖霜,昧俗或理想,道路上”

“只能看远方,最远的地方,应许的地方,不停冲撞!”

舞台与歌声相呼应,原本只有一小块舞台是有灯光的。

此刻,随着姜缘两人的演唱,被光照亮的区域逐渐扩大。

对应着歌词中这代表了奋斗的一部分。

灯光一寸寸扩张,姜缘与郑轻阳对视一眼,开始对唱,飙起了高音。

“看过多少脸庞!”姜缘唱道。

“飞过多少异乡!”郑轻阳唱道。

这一段加入了钢琴的琶音,余亦的手指从和弦音高到低反复弹奏,增加了伴奏的层次感,同时也让歌曲的情绪再度拔高。

镜头也推近,给了余亦一个特写。

这一段琶音,余亦弹得很干净,手指从琴键上抚过,仿佛不染尘埃。

“少年早已苍茫!”*2

同一句歌词,由姜缘两人分别演唱,唱出了不同的意味。

“回头望”“回头望”

“我在何方”姜缘与郑轻阳对视着合唱道。

此刻,整个舞台便灯光照亮,展现出全貌。

前一段唱的是成名之前,而这一段唱的则是成名之后。

全部灯光亮起,整个舞台登时显得光明璀璨!

“一站又一站的流浪,那旅馆和空港”

“一遍又一遍的采访,和攻防”

“一双又一双的目光,像监狱和高墙”

“墙里的风光是不是,如当初想象!”

一句一句,唱的都是对成名后经历的回望。

这一段给李恪守唱的激动得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整副歌词的结构,以及完整,超乎了他的想象。

这一段过渡段,加上现场舞台的效果,现场不少观众直接听嗨了。

前半段,林薇都在专心地听着歌,尽管她的心情一直都是激动的。

她的预感确实很准确,姜缘确实在这最后一场表演选择了她最爱的摇滚。

听到这里,已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而这时,第二段副歌唱响。

“那黑的终点可有光,那夜的尽头可会亮!”

跟第一段副歌相比,这一段乐队的演奏也发生了变化,随着歌词的节奏切分处理。

每一个鼓点,每一个乐器的奏鸣,都是如此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甚至,在这一段副歌的演唱,直接做了高八度的处理,情绪的酝酿,在此刻全部宣泄而出!

对于现场听众而言,也是极具冲击力,听感极佳,爽得不行!

“那成名在望,是否风光”

“或者是,疯狂的火光”

“那又该怎么样!那又能怎么样!”

姜缘二人歌声高亢,现场灯光随着歌曲节奏不断闪烁。

同时,姜缘手中的演奏也没停下,副歌结束,来到了歌曲的间奏部分。

姜缘再度祭上一段吉他solo。

这段solo一出,石瑛猛地被林薇掐了一下。

又一段吉他solo,甚至比上一段更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