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兰亭序(二合一)(2 / 3)

加入书签

得自己跟姜缘一起合作一个摇滚舞台,一定会很炸。

没想到现在一下就冒出了一个大佬级别的竞争对手。

“摹本易写,而墨香不退与你同留余味”

“一行朱砂到底圈了谁”

姜缘投入地唱着,之前经过程教授的培训,再加上自己本就通晓这首歌的唱法。

此时,姜缘在舞台上也发挥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

歌曲唱至副歌部分,姜缘稍稍往前走了两步。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副歌部分,台下观众听着姜缘的演唱沉溺于其中。

看着歌词,歌声在听众脑海中萦绕,将观众心神拖于歌曲意境之中。

后台待机室内,有一位还未上场的哥哥此刻也正享受地听着姜缘的演唱。

他叫张显,是一名京剧传承者,这一次受邀来到《披荆斩棘》的目的之一,也是想要弘扬京剧,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知晓。

《兰亭序》这种古韵十足的中国风作品,张显也是极为喜欢的。

也是这么多个表演下来,唯一一首让他听得如此享受的歌曲。

同时也让张显产生了等会儿到后台一定要跟姜缘多多交流的想法。

一遍副歌刚唱完,张显等着下一段歌声响起,却突然瞪大了双眼。

舞台上,姜缘唱完一遍副歌后,稍稍停顿后,曲调一转。

只见姜缘撩起云手,走起台步,戏腔出。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悬笔一绝那岸边浪千叠……”

戏腔精通,显然不是白开的。

刚开出来,立马就在《兰亭序》这首歌里用上了。

姜缘本来的打算是,稍微学一下这一段戏腔,虽然不那么正宗,但也能用。

通过系统开出“戏腔精通”这个技能后,自是不必使用不正宗的唱腔。

在开出这个技能后,姜缘更是特地去学了一下唱戏时的动作,加急特训了一下,此刻配合上正宗的戏腔,倒也像模像样的。

副歌段落同样的歌词,以戏腔形式再唱一遍,别有一番韵味。

这样的编排,显然也出乎了现场观众的意料。

大珠小珠落玉盘,只能用惊艳二字形容!

待机室内,张显看着姜缘的动作,更是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听着姜缘的唱腔,看着姜缘的动作,分明就是旦角小嗓的唱法,动作虽然不是很纯熟,但也像模像样。

最主要的是,能在《披荆斩棘》的初舞台就看到这样的表演,对张显来说是没有想到的,立马就产生了想要引姜缘为知己的想法。

更让张显感到激动的是,通过姜缘的表演,他似乎看到了一条流行音乐与传统京剧融合在一起的道路。

后台大厅内,王弧看着姜缘的表演也不禁张大了嘴,还有什么是姜缘不会的?

不过这也更加坚定王弧想要抱紧姜缘大腿的想法。

舞台上,姜缘自己也唱得酣畅淋漓,沉浸在表演状态之中,眼中只有台下的观众。

“无关风月……

情字何解,怎落笔都不对,

独缺你一生的了解”

姜缘以旦角小嗓的唱法,唱完最后一句,结束了表演。

而台下的观众,仍旧处于被震撼到的状态之中。

震撼之余,又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怎么就没了呢?

歌,确实是没唱完,在初舞台有时间限制的情况下,只能够这么编排。

节目组的导演,刘盛轮此刻听完姜缘的演唱,那种意犹未尽之感涌上心头,也很想让姜缘在舞台上把整首歌给唱完。

“感谢大家的聆听,《兰亭序》送给大家。”

表演结束,姜缘鞠了一躬。

台下观众这才如梦初醒,纷纷开始为姜缘鼓起掌来,音乐总监马卓不知何时也出现在台下用力鼓掌。

马卓是真的很喜欢姜缘这一场的表演。

而且听完现场之后,他才发现姜缘在彩排的时候还是收着了,现场表演得要更好上不少。

“姜缘唱歌也太好听了吧!”

“我要给他投票,太仙了。”

“好久没听到这么好的中国风作品了。”

“最后那个戏腔给我鸡皮疙瘩唱得都起来了!”

“对,完全没想到姜缘还会唱戏腔。”

“游响行云不过如此吧。”

“什么意思?”

“就很好听的意思。”

“感觉没唱完,可太难受了。”

台下观众们一边投票一边讨论着。

在姜缘下台之后,对于姜缘的表演仍旧念念不忘。

当然这一点,对于在姜缘后一位上台表演的艺人来说显然很不友好。

或者说,对于跟姜缘同一组的艺人来说,都不友好。

姜缘在第四组第一位上场,一上场便技惊四座,调性定得过高。

以至于观众看另外三位艺人表演的时候,都有一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别说台下的观众了,就连后台大厅内,王弧都没有认真地看另外三位艺人的表演。

王弧此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