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9章(2 / 2)

加入书签

侯还活着,史侯却是个老狐狸,哪怕甄家说得再天花乱坠,两个不能袭爵的儿子都动了心,史侯却坚信,天上不会随便掉馅饼,有好事,甄家不安排自己人,凭什么要便宜了史家,因此,只在那边打太极。

甄家也不是毫无收获,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其实意思就是史家人太多,史侯这一支人不算多,可是史家人多啊,史家一直没有转文的意思,一直在军中厮混,这也是为什么史家能够一直保持侯爵的爵位,没有降爵的缘故,因此,史家的族人里面,颇有一些留在军中做事,他们没有史侯这一脉的资源,晋升速度也就比毫无背景的大头兵强一点,因此,不少人被甄家糊弄上了贼船。史侯听说了,也没有反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他们选了这条路,后果自然由他们自己来承担,到时候出了事,直接将那些人除族便是了。如果甄家的谋划成功了,那也有史家的好处。

军队里面这些中低层的调动只需要在兵部走个过场就行了,根本不会引起朝廷的重视,徒景年在兵部也没什么势力,因此,并不知道这些事情,这也为后来的祸事埋下了隐患。

甄家已经在行动,皇后那边自然也不会毫无动静,只不过,承庆帝盯皇后盯得很紧,皇后多召见了几次表嫂,承庆帝过来的时候,就直接道,你要是想要见家人,便宣承恩公府的人进宫跟你说说话,没得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表姐比自家亲伯母还要亲近。

皇后做贼心虚,自然减少了召见外命妇的次数,私底下的小动作更加隐蔽了。

皇后可比甄家的人单纯多了,在她看来,没了徒景年,自家儿子就是最有希望的那个,当然了,还得加上徒景睿那个贱种,因此,皇后的谋算根本就是集中在了徒景年跟徒景睿身上。问题是,两人一个常年呆在东宫或者是大明宫,一个也是在刑部衙门和兴安宫来回,皇后手底下也没那样的死士,刺杀这种事情显然不行,因此,皇后竟是听信了自家表嫂的话,搞起了歪门邪道,一心想要咒死徒景年和徒景睿了。

当然了,皇后也知道,巫蛊这种事情,哪怕说出来也是大过,便是她是皇后,也别指望承庆帝会网开一面,因此,做得非常隐秘,连贴身伺候的几个宫女也只知道一些大概,并不知道皇后究竟想要做什么。皇后算是明白了,自个身边的人不是那么可靠,要不然,自己做了什么小动作,承庆帝怎么老是知道得那么及时,因此,除了几个身家性命都捏在自己身上的几个陪嫁宫女和嬷嬷,她差不多谁都不相信。

徒景年和承庆帝都太小看这些女人和她们背后的势力了,因此,压根没把她们那些小动作放在心上,他们照常处理政务,承庆帝照旧将阿明养在身边,他虽说依旧紧攥着权力不肯放手,但是很多东西已经下放给了徒景年,徒景年也担心承庆帝反复无常,自然不会真的理所当然就接下来了,自然要卖力表孝心,有什么事情,还是得让承庆帝知道才行。

当然徒景年也不可能真的做应声虫,而是慢慢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潜移默化中灌输给承庆帝,也从承庆帝那里获取一些建议。承庆帝虽然觉得徒景年很多想法不错,但是毕竟还年轻,有的时候显得有些冒进,然后又跟徒景年说朝廷诸多实权官员的情况,徒景年自然也要多多了解,毕竟得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的操作,免得弄得一团糟。

时间过得飞快,一晃阿阳也满了周岁,抓周仪式过去不久,阿明便被送到宫中专门的避痘所开始种痘,徒景年一直在一边陪伴这,成功之后,徒景年还来不及心疼儿子一下子瘦了一大圈,承庆帝直接宣布,立阿明,也就是皇长孙徒瑞曦做皇太孙,顿时满朝震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