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章 只要轰轰烈烈的活过,便不负此生(1 / 3)

加入书签

“陛下!”

王贲与李信亲眼见到嬴政的时候,心中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他们早就通过嬴政的亲笔密信,得知了嬴政没死的真相,但终归不是亲眼所见,依旧有些忐忑。

如今亲眼见到嬴政,纵使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出来了。

而嬴政见到他们,同样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但一想到眼前还有大事要做,便定了定心神,稳了稳情绪,拍着他们的肩膀道“两位爱卿不必多言,等此间事了,朕会将事情原委都告诉你们!”

“诺!”

王贲与李信都不是矫情的人,当即收拾情绪,拱手应诺。

却听嬴政沉声问道“唐举之如何?”

“启禀陛下。”

王贲拱手说道“唐举之利用岐山君与李斯,掌握了咸阳兵权,打算在咸阳算计秦王昊,家父心知唐举之狡诈,在泾水掘了几米河堤,威胁唐举之不能轻举妄动,如今双方正在咸阳皇宫对峙。是故,末将未曾冒然攻城。”

“老将军果然智谋无双。”

嬴政目光一闪,并没有因王翦拿咸阳危机作为底牌而生气,反倒十分赞赏王翦的果断“咸阳兵权纵使落入唐举之手中,朕也有办法夺回来。唐睢,立即以玉玺印颁行平乱急书,下达咸阳诸军,活捉唐举之者,赏万户侯,赐钱百万,擒杀唐举之者,赏五千户侯,赐钱五十万!

如有截杀唐举之余党者,斩首一级赐钱一万,如有追随唐举之冥顽不灵者,夷三族!”

语速快捷利落,毫无吭哧斟酌。

嬴政一边说,旁边的唐睢就已经用炭笔记录嬴政的说词了,待嬴政说完,唐睢嗨的一声转身便离开了。

“陛下明断,末将疏忽。”王贲显然颇有愧色。

嬴政倒是笑了“如此乱局,谁能一步收拾得了?”

王贲又一正色拱手“末将奉陛下之命,出陇西平乱,咸阳种种,末将虽略有耳闻,但有心无力,若非陛下密信相召,末将绝不会带兵入关,还请陛下明察!”

说到这里,忽地想起一件事,连忙补充道“家父调兵遣将,也是奉秦王昊之命,并非搅乱朝政,左右储君登位!”

“好好好!”

嬴政爽朗地笑了“你们父子都是朕的忠臣,走,进城说话,待唐举之完事,朕跟你们父子痛饮一场!”

“谢陛下!”

王贲也跟着嬴政笑了。

其实,以王贲之前的性格,他是完全不需要跟嬴政解释的,甚至根本不用替自己父亲撒谎。

但经历了嬴政诈死一事,他忽然明白了许多事情。

自古君王得臣下之力,非是臣下真正忠诚于君王,而是基于无法改变君臣之间的权力构架。

而一个君王真正能使臣下忠诚自己的,从来不是权力,是君心。

看不透的君心,琢磨不透的君心,才更容易获得臣下的忠诚。

对于现在的嬴政,王贲是越来越看不透了,使得他开始以另一种方式与嬴政相处。

而对于王贲的改变,嬴政也是心知肚明的,但却没有拆穿他。

这或许也是经历了赵高、李斯的背叛,让嬴政对臣子的心态,也产生了一些变化。

不过,即使两人都有所改变,也不影响两人的君臣感情。

“父皇,宫里有人点了狼烟,观其方向,应该是儿臣楚南阁那边!”

就在嬴政与王贲准备进城的下一刻,一直沉默的赵昊,忽然抬手指着天空。

嬴政脚步一顿,然后顺着赵昊的手指看去,皱眉道“楚南阁内还有人?”

“来福和常威在儿臣身边,大虎、二虎在军中,唯有忠贤”

说到这里,赵昊的脸色变得非常凝重“若儿臣猜得不错,唐举之的人应该去了楚南阁,而忠贤刚好醒来,碰到了他们,这才点燃狼烟,通知儿臣的人!”

“如此说来,唐举之已经发现了你的秘密?”

“五年前,他就见过儿臣,那时候,儿臣尚不清楚他的来历,他就能准确说出儿臣的一些秘密,想来,他勾结三兄与李斯,是想进宫一探!”

“原来如此”

嬴政恍然点头“朕之前就怀疑,他有绝对的优势,为何还与王翦对峙,看他的心性,也不像怜悯咸阳百姓的善人,原来他图的是我儿的秘密!”

“哼!”

赵昊愤哼一声“不管他作何打算,儿臣这次绝不会放过他!”

“既如此,那就随父皇一起进城,由父皇为你做主!”

嬴政大袖一挥,直接翻身上马,径自朝咸阳城门方向走去。

这时,咸阳城门上的将士已经知道嬴政复活了,一个个正惶恐不安的看着嬴政靠近。

“打开城门!恭迎陛下!”

还没等嬴政开口,城门之上的守将就率先下达了命令。

这种时候,无论是下方的军队强行攻城,还是嬴政复活带来的极致震撼,他们都没有勇气再固守这座城门了。

而随着城门缓缓打开,城门甬道两旁,早已跪满了守城将士,他们一个个瑟瑟发抖的匍匐在地上,根本不敢抬头看向嬴政。

“进城!”

嬴政目光淡漠地扫了他们一眼,并没有多言,只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