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不可能!我儿绝不可能奉诏自裁!(2 / 3)

加入书签

笑脸,心头也总会泛起一股暖流。

是的,从情感上来说,李斯是不想蒙恬死的.

可从理智上来说,蒙恬又不能不死。

所以,当李斯此刻提起这支毛笔的时候,他的心头是一片冰冷的。

就连他的手指,都有些不受控制的颤抖了起来。

“蒙公,李斯有愧于你!”

李斯屏息闭目片刻,心境豁然开朗,喃喃自语:“宁为恶欲,不信伪善,人性本恶,老夫岂能迂阔也!”

“功业在前,李斯岂能白白错过?扶苏当国,李斯必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李斯绝不束手待毙.”

话音落下,李斯最终还是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坚定的落下了笔尖。

一个个如始皇帝亲笔书写的独特秦篆,呈现在泛黄的绢布上。

大秦始皇帝诏曰:朕东巡天下,游六国之地,体百姓疾苦,将尉皆尽忠职守,百官无大错冤案,此乃统一之正确也。

然,统一战局十年有余,举国男丁损耗不计其数,食不果腹之民比比皆是;

扶苏手握神物,而不献于朝廷,分明是包藏祸心;

扶苏为朕之长子,对父不孝,对国不忠,惟自裁以谢天下,方能消朕心头之恨,黎民不满之怨;

将军蒙恬,明为九原统兵大将,暗为扶苏人生导师,不匡正弟子,实乃罪恶之首!赐其死罪,兵属王离。始皇帝三年冬。”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了。

李斯再也支撑不住自己内心的情绪,颓然倒在了地上,蓦地抬眼,仿佛目光透过了窗口,透过了无尽的黑暗,看到了蒙恬和扶苏那双冷漠而又死不瞑目的眼神。

一瞬间,他便清醒了过来,不是扶苏和蒙恬死,就是他亡。

次日清晨,赵高早早便来到了李斯书房。

此时的李斯,仿佛变了个人似的,神情淡然的将诏书交给赵高,并笑着打趣赵高:“赵府令要检查一二否?”

“李廷尉说的哪里话,由您亲自撰写的诏书,会有什么纰漏?”

说着,赵高识趣的没有检查诏书,而是果断拿出皇帝玉玺,盖在了诏书上面。

李斯见状,眉毛微挑:“此玉玺”

“廷尉放心,等太子继位,老夫会将玉玺交给新君,绝不私藏!”

“嗯,如此才算合法!”

“那在下就安排人将此诏书送出去了?”赵高封装好诏书,试探着问道。

李斯平静地反问:“你准备安排何人送此诏书?”

“在下女婿阎乐,可担当此等大任!”赵高躬身道。

李斯似乎有些不满,皱眉道:“阎乐不是公子昊的车御吗?此人当真可信?”

“廷尉放心。”

赵高笑着解释道:“当初安排阎乐去赵昊身边的,正是在下,而且,在下能从南海顺利返回咸阳,也多亏了阎乐,再加上甘泉宫冰窖之事,在下对阎乐甚是放心!”

“此事关乎你与老夫的未来,切不可掉以轻心,以老夫之见,不如将此事交给李福?他上次在九原,表现也非常可靠!”

“这”

赵高稍微思忖,最终给了个折中的办法,道;“要不,让阎乐带着诏书去九原,让李福当众宣读,如此一来,廷尉和在下都能放心!”

“呵呵.”

李斯淡淡一笑;“赵府令果然才具非凡!”

“那”

“就按你说的办吧!”

“诺!”

赵高应诺而退。

很快,他就回到了自己府邸,将阎乐叫到了书房。

“阎乐,老夫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交给你,你可愿接受?”

赵高一脸郑重的询问阎乐。

阎乐心头一动,暗道该来的终于还是来了,于是连忙伏地大拜;“小婿愿为岳父,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不是为老夫,是为太子,为大秦!”赵高严肃纠正道。

阎乐再次拜道;“愿为太子赴死!”

“好!”

赵高点头,遂将皇帝特使身份出使九原之事告诉了阎乐。

阎乐做梦也没想到,堂堂大秦公子,堂堂大秦将军,在自己岳父和李廷尉眼中,说杀就杀,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这难道就是权力的斗争吗?

在这场近乎无情的权力斗争中,公子昊真的能战胜老奸巨猾的赵高和李斯吗?

想到那晚差点被赵昊活埋的场景,阎乐心中不禁冒出了几个问号。

诚然,他内心深处是惧怕赵昊的。

但是,赵高和李斯表现出来的狠辣,又让他满心踌躇。

说实话,他两方都不想得罪,因为无论得罪哪一方,对他来说,都是万劫不复之地。

眼见阎乐听完自己的计划,一脸恍惚,赵高顿时板着脸道:“汝若不负使命,老夫必向新君举荐你高位,届时,你与老夫的女儿,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当然。”

说着,他又话锋一转,沉声道:“汝若不能成事,纵使你是老夫的女婿,老夫也会让你九族陪你到地下风光!”

对于这样的威胁,阎乐并不意外,只是连连点头:“岳父放心,小婿定不负岳父所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