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章 整编,练兵!(2 / 3)

加入书签

顾名思义,就是不给战马套马鞍。人爬上去,伏在光溜的马背上奔跑~

……

摔,不停的摔,摔的鼻青脸肿,一瘸一拐。

半个月内,

就紧急派人到府城雇佣了十几个跌打损伤的大夫,还有一车药膏。

吴老二还算幸运,摔的次数不算多。

他很怀疑是那匹战马和自己有了感情,听得懂自己每天和它的念叨,所以蹄下留情了。

一天的训练结束,

他又在进食的战马耳朵旁念叨,他这一生有多苦,受了多少罪,以及那个差一点就白捡到手的女人。

“你可莫要摔我,你这牲口吃的精粮,比以前我们村的三个壮劳力都多。”

战马不时打一声响鼻,甩甩马尾巴。

大约是听懂了吧。

总之,它对于吴老二这个新主人还挺满意,逐渐就忘了曾经的主人。

……

轻骑兵军团的消耗程度让参谋本部颇为诧异。

非战时:

吴军1名士兵每日需消耗主粮5斤,肉3两,蔬菜2斤,盐巴油脂2两。

战马每日需消耗掺盐的精料12斤,鲜草25斤(干草减半),还有大量淡水。

战时:

人的消耗增加3成,主要是肉类!

战马的消耗至少增加5成,甚至是翻倍!

如果换算成银子的话,一匹战马的口粮能养4到5个士兵。

而胡雪余对此并不惊讶,他根据记忆,报出了两串数字:

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巡捕5营,每匹战马每月的草料精粮拨银是2两5钱。而直隶绿营的战马则是1两2钱。

至于说为啥差距这么大。

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道理,哪怕是一匹马,也得托生在京城。

直隶距离京师百余里,待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并不稀奇。

……

兀思买每天都巡视着军团,充满期待。

但是他也清楚,形成战斗力还需要时间。

兽医、铁匠、马夫、皮革匠、这些人都是骑兵部队当中不可或缺的职业。

马场也不够完善。

牧草的种植区域需要扩大,避风山谷需要多择几处,马厩需要多修筑几处,瞭望的高塔还需要多修筑几十座。

总之,

兀思买每天忙的像个陀螺,十分积极。打报告索要物资的文件一份接着一份。

就连李郁都惊动了。

笑道:

“他怎么什么都缺,什么都要?”

皮革、铁锭、骑兵燧发枪、骑刀、靴子、木料、盐巴、跌打损伤药。

李郁批准后,参谋本部再协调各部门分别调拨。

……

正月,是花钱的季节!

胡灵儿不得不提醒李郁,要注意节制了,别误解,是节制花钱,各项花销如同山呼海啸。

“江宁城得了一千多万两白银,去年秋粮又收了300多万石稻米,这就紧张了?”

胡灵儿尴尬:

“陛下,妾身给您算个帐吧?”

“九江会战之后,各步兵军团人数少则5000,多则8000。按照您的旨意,各步兵军团都要扩编到万人。然后,您还提出了军队涨薪计划,如今士兵的最低月银是2两,普遍是在3两。炮兵骑兵水师等技术兵种则是4两到5两。”

“一个军团,每月光饷银就需要支出4万两左右。整个吴军每月就需要开支饷银近40万两。再算上文官体系、直属工矿以及东山的若干学校,陛下麾下的人员总开支大约在55万两到60万两。”

“王宫、要员官邸、各地码头炮台、水泥道路,新增仓库,军工厂,目前已经提上计划的工程预计到全部完工还需要220万两。”

“各类军需物资、弹药,战船、衙署经费这些很难精确计算的项目,臣妾就给个概述吧,一年至少130万两。”

……

李郁默默补充道:

“还有,介入炒作生丝茶叶的几笔开支,零零总总加起来也有小200万两。”

胡灵儿颔首,金钗微微颤动。

她知道还有一笔不小的支出,情报署经费!

但有些敏感,故而不提。

精明的老爹曾经特意就此事叮嘱过自己。胡雪余的原话是:不要过问任何有关情报署的事,也不要刻意提及杨妃的内政部。

特务机构永远是帝王一人独掌。

任何人的触碰,都会引来猜忌和反噬。

而身为后妃的杨云娇,居然能掌握内政部这个看似存在感不大,实则很关键的特务机构,足以说明她这个侧妃在陛下心中的地位!

万幸,她没生下儿子。

否则,胡灵儿对她的忌惮会提高到无以复加。

陛下把财税署这个重要机构交给自己,也是一种莫大信任。

身为绍兴师爷后裔,她很清醒一个帝国的命脉就是钱粮,就是她手里账册上那一串串枯燥无趣的数字。

陛下还是最信任自己的!

……

李郁突然眼睛一亮:

“商税,还有战争缴获呢。”

“按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