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章 朕拿着千里镜,打着灯笼都找不(2 / 3)

加入书签

会有人效仿,使得天下不得安宁。”

其中绝大部分是踩踏,落水死亡,少数是被官兵杀死。

作为一个穿越人士,这种事见得还少嘛。

宣传册子效果显著,

自己和皇帝抢女人?

城池的防御力,起码下降4成。

从皇太极,孝庄,到乾隆,福康安,还有全体旗人。

本来没什么事,乱哄哄的跑一顿,百姓发现被骗了,自己也就回去了。

严格来说,也没毛病。毕竟潘老爹,确实是教徒。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啊。老臣断定,白莲教会借题发挥,蛊惑愚民。”

福康安的案前,堆了小20本。

西山岛主推的是廉价版的册子,全书就一两张黑白简笔画。

于是,姓王的,家里有点钱,祖上似乎阔过的,纷纷倒霉了。

“如此简单粗暴,战争瞬息万变,会不会延误了战机?”

这个赏格,太高了。

只开一枪,就定胜负。

……

洪教主强调,

长矛兵的作战任务非常单一,那就是等火枪兵齐射后,或者战死后,高呼一声“弥勒佛降世”,全体放平矛头,嚎叫着往前冲。

自从自己班师回朝后,似乎和珅就开始隐隐的和自己唱对台戏。

李郁坚信,“一支鹅毛笔,能抵3000燧发枪”。

“老臣觉得荆州都统做的过了。乾隆盛世,拿着千里镜,打着灯笼都找不到敌人,区区一点混乱,就开炮开枪的,传出去别人真以为白莲教闹的多乱。”

顺便讨论一下,能不能给自己来个攒劲的角色?

以至于,李郁都开始嫉妒他了。

顺带着笑笑生这个笔名,也成为了李家军心中的明星。

说到此处,洪大昌顿了顿,说道:

接着,又恢复到那个得过且过的状态,如此反复,乐此不疲。

于敏中咳嗽了一声,说道:

后又被这个女子背刺,于是被皇帝发配前线打仗,想让他合理“战死”。

众臣争吵逐渐激烈,围绕着要不要治荆州都统的罪。

“我能不能经常去娱乐区采风?那里有灵感的源泉。”

今天,居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跳出来了。

乾隆盛世的镀金外壳,就掉漆了。

然后不识字的人,如获至宝,再添油加醋的讲给更多的人听。

这种潇洒人生,原本是自己想要的。

然而,荆州之事就比较微妙了。

乾隆则是一脸阴沉:

“诸位爱卿,都议议吧。”

光想想都觉得是“欺君”,太叛逆了。

据文人考据,此人应该姓王。而且,很可能是王世贞的后裔。

“一招鲜,吃遍天。”

我大清,自有国情。

“本官要狠狠的杀一杀这等狂悖风气,还要请皇上旨意。”

……

“都给我查,查到了就杀,江南风气简直是癫狂,悖逆。”

“哥,我帮你打饭。”

军机处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惜,没人知道笑笑生是谁。

“传旨。”

走到敌人面前,才许开

眼神逐渐清冷,于敏中的话说道了他的心坎里。

贾笑真难得的腼腆了一下,挠着头说道:

“我最近经常头皮痒,冬天洗头水又凉,能不能找个剃头匠,我想剃个光头?”

你怎么压,他怎么顺,跪着赔笑脸,绝不反抗。

啪,几千年就这么过去了。

“书编的不错,我要奖励你。说吧,想要什么?”

在检验了这批火绳枪的质量后,洪教主很满意,说道:

“李郁此人虽贪财,可做事还是讲究的。这些枪质量上乘,不是绿营兵烧火棍的货色。”

文风,笔名,都挺像一路人的。

这些人读了以后,又会忍不住偷偷讲给不识字的人听。

……

“谢谢主公。”

贾笑真每天一本,高产似母猪。

朱珪沉默,黄文运也沉默,

对于这种正治正确的话题,除了支持,只能支持。谁要说半个不字,就得被整死。

创作的灵感,如同黄河决堤,一本接着一本。

为此,一半人就抛弃了独头弹,用的是霰弹。

封皮是《孟子》,

打开是《多尔衮后裔:一个八旗孤女的情史》。

紫禁城内,

如果能够复制的话,岂不是情报组织平添一份杀手锏。

看来,荆州的旗汉关系很紧张。

于敏中有一件事倒是没说错,

白莲教真的借助这个机会,大肆宣传。主动把这个袭扰荆州城的功劳,安在了自己头上。

李郁很满意的召来了贾笑真:

……

福尔康(自己)抢不过皇帝,竟然效仿霸王。

洪教主轻描淡写道:

关键时刻,在敌方城池来这么一出,搅的天翻地覆。

根据《洪氏练兵法》:临战之前,装填火药当足量,甚至是超量。如此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