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69章(1 / 2)

加入书签

钱少宝这些天在港口工地上忙得昏天暗地,浑然不知身外事,直到这日回师部汇报工程进展,才得知高桥南已经秘密与康提王国达成了协议。
“高叔,你是说康提王国非但没打算跟我们开战,反倒是要和我们做买卖?这……不会有诈吧?”
钱少宝在听说了事情经过后,仍然还是有些不敢相信局势会朝这个意想不到的方向转进。  高桥南笑道:“康提王国处境闭塞,物资匮乏,需要连通外界的贸易渠道,我们只是适逢其会罢了。他们需要的东西,正好我们都有,而我们也可以借着这个
机会,控制锡兰宝石的输出渠道。”
钱少宝道:“他们提供的宝石,真有那么值钱吗?”  高桥南道:“值不值钱,其实葡萄牙人的行动已经作了很好的注解。他们在岛上跟康提王国断断续续打了一百年的仗,耗费的人力财力都难以计数,就这样也
还是不愿意放弃征服锡兰岛。”  “荷兰人来了以后,也是一头就扎进去了,甚至尝试用武力手段驱逐葡萄牙人,想要独占锡兰岛的宝石贸易。这些欧洲人对宝石价值的认知,可要比我们强多
了。”
钱少宝道:“但是我们从普吉岛出发之前,父亲怎么没提起过这宝石的事?”  高桥南解释道:“因为我们的行动目标本就不是岛上的宝石,而是利用锡兰岛的地理位置来实施后续的战略规划。如今跟康提王国达成贸易协议,其实应该算
是意外的收获。”
高桥南所说的确是实情,钱天敦在规划进军锡兰岛时,将土著政权康提王国也默认为潜在的对手,所以一开始根本就没有设想过与其合作。  而锡兰岛上由康提王国控制的那些宝石矿,大多位于岛屿中部的山林中,距离南部海岸的汉班托塔动辄两三百里,特战师在进入锡兰岛的前期也根本无力去
控制这些内陆地区。  但既然现在有好买卖自动送上门来,高桥南自然也不会错过。他追随钱天敦这么多年,可不只会带兵打仗而已,如何在征战过程中替特战师争取到更多的利
益,同样也是他的职责之一。  虽然贸易并非高桥南所长,但他知道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自己负责把关即可。有李元德这种精通贸易的商贾子弟在,他根本不用操心己方会在
交易中吃亏上当。
不过与康提王国达成的贸易协议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成效,对方所需的各类物资,高桥南可没办法凭空变出来。
他也只能先将此事回报普吉岛,由钱天敦确认后,再向国内的工厂和商行下订单。  而且由于执委会近些年已经开始收紧海外驻军的经商权,这买卖还不能直接用钱天敦或特战师的名义去办,一部分得交由罗舞丹名下的商行去出面运作,剩
下的部分就便宜了李元德家的福瑞丰了。
毕竟李元德在这边尽心尽力地替特战师忙活了一年,多少也得给些甜头才说得过去。
这个过程即便再怎么顺利,从国内组织货源运到锡兰岛,再快也得两个月左右了。这还得是现货,要是下订单后现造的物品,那交货期可能会更长。  不过这也未必是坏事,康提王国将买到的东西用到战场上,起码是数月之后了,等葡荷两家意识到康提王国找到新靠山的时候,特战师在汉班托塔的基建工
程应该也开始投入使用了,届时无论他们使出什么招式,都很难迫使特战师撤离该地区了。
没过几天,荷兰人似乎也嗅到了味道,一艘打着东印度公司旗号的荷兰货船在汉班托塔附近海域来回溜达,似乎是在侦察特战师的动向。
高桥南听闻报告后也不着急作出反应,只是让海岸值守的岗哨盯紧一些,对方要是有什么动作再上报。
高桥南并不担心荷兰人会有什么激烈的反应,毕竟对方目前部署在印度半岛和锡兰岛的武装力量十分有限,并不足以撼动进驻汉班托塔的先头部队。
而东印度公司的大本营巴达维亚距离锡兰岛足足有六千里,以其动员能力,想要组织一次针对锡兰岛的大规模远征,起码得筹备半年以上。  荷兰人最终还是没像另外两家那样直接找上门来,或许他们也很清楚,只要是被海汉盯上的地方,就很难再将其赶走了。过去在安不纳岛和台湾岛,荷兰人
已经不止一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而每次都是在海汉手底下吃了大亏。
1658年二月下旬,汉班托塔海湾里的简易码头和军营先后投入使用。
在此期间完工的还有位于进出港航道左侧的三个隐蔽炮台,共计九个炮位。任何船只未经允许想要闯入海湾,那就得先接受岸防炮台的火力考验了。
在此期间,高桥南还组织了本地为数不多的民众,在海湾北侧的平原上开垦农田,准备在开春时种植水稻,以缓解驻军部队的粮食压力。  康提王国订的货最快也得等到三月才有望运来锡兰岛,但土著国王显然并不想中断与海汉驻军的联络,还按照高桥南的要求,送来了一批青壮劳工替海汉干
活。  当然这种劳役并非无偿,海汉也得为此付出相应的报酬。不过对方并不打算收取海汉纸钞,而是要求将这些劳工的报酬折算进已经谈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