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 第 21 章(1 / 2)

加入书签

夜色幽悄,屋檐角雪水滴答滴答声声敲击着地上青石。

冰雪消融,化雪时到比前些时日风雪肆虐时还要冷上许多。

驿馆北侧房间门被推开,呼延归蓼心腹迈步进来,迅速关上门快步走向在炉火旁悠然烤火主子。

“方才经众位大人商议后,漆雕大人已决定明日归国。”来人低声禀报。

他们这次来魏国使节大人是漆雕氏,掌管整个使团,而漆雕氏还是大皇子呼延于戈母族大狐氏世代家臣,属大狐氏一脉。

商议归国这等大事,他做为皇子,竟是最后才得知结果,可见这漆雕氏有多么不把他这个不得宠皇子放在眼里。

“嗯,准备准备,明日就回咯”

呼延归蓼随手拨了下碳火,让它燃更旺些,不仅毫不生气,声音里还带了一丝玩味。

心腹似有心事,踌躇再三,还是小心翼翼出言提醒,“主子,怀远街那边可需派人去……”心腹将手往颈前一横,示意灭口。

呼延归蓼静静看着眼前燃得热烈炉火,眸中火光熠熠,亮出奇,忽弯唇一笑,“不用了,留着吧!”

早在第二日发现现场没有女尸时,呼延归蓼就想过是否要派人去怀远街,对于大哥看中人,他早就暗里调查过其身份。

当时之所以会选择让那女子与呼延于戈死在一处,也是知其身份,为就是事发后搅乱魏国朝庭水,只是后来竟让她被人救走了。

刚知道时,他也曾动过要马上灭口念头。

可随着他盟友急派人来问他是否知道那逃脱女子身份之时。

他心思一转,言女子只是普通娼妓,侥幸逃走时已被自己灭口了。

一念之间,他改变了想法。

见下属一副不解样子,呼延归蓼只是笑笑,并不再言语。

一个参与过那件事活口,留在上京总有太多隐患,可这隐患却不是针对自己,毕竟当日动手人可没有一个自己人。

总得给那人找点事做,这样事情就变得有意思多了。

这上京城中若是太过太平了,与他和郕国并无益。

初春,正月二十三,郕国使团整装待发。

鸿胪寺官员得知,急来好言劝阻未果,反得郕人言语羞辱谩骂,场面一度很是难堪。

鸿胪寺一众官员们竭力缠磨了许久,却始终未见宫中有旨意传来。

这时一身着六品藏青色官服鸿胪寺少丞疾步赶来,同左少卿低语汇报。

左少卿看着依旧怒气高涨郕国使团,朝下属和官兵们示意,避至一侧,不再阻拦对方。

郕国使团愤而离京,此一去,两国难再太平。

自郕国使团离京后,建安帝已连续几日召内阁于御书房议政,一日连发多道圣旨去往各部,翰林院上下应接不暇,忙得不可开交。

若无意外,郕国使团归国之日,便是郕国发兵之时。

朝中各部紧锣密鼓部署安排,城中开始执行宵禁,入夜后百姓不得再随意走动。

巡查官兵们十二时辰轮值换守,有违令者直接抓了送入刑狱。

出入城中百姓也排查更为仔细严密起来。

十日后,一封自西境快马加鞭发回上京密报,到了建安帝手中。

象征皇家尊色黄色琉璃瓦下重檐庑殿顶,九脊傲然俯视四向八方。

金顶宫殿内,那穹然高起,如伞如盖气势浑然藻井下方,一张深褐色紫檀木大案对于殿门正中,案上奏疏堆积如山。

案后坐着身着明黄色直襟绣沧海龙腾常服建安帝。

刚过花甲之年建安帝,鬓角有些许斑白,棱角分明面容上,眸色深沉注视着那封刚自西境传回密报。

郕国狼子野心,面上谋和,私下却早在半年前就已多次向魏国西境悄然增兵。

次日

朝堂上,建安帝任镇国将军穆以沣为西征主帅,统领三军,即日着手准备西征之事,点兵出行,三日后发兵至西境,兵户吏部全力配合一切事宜,不得耽搁。

镇国将军穆以沣毅然领旨受命。

楚王萧豫此时站出主动请命,愿随军西征护西境之安。

楚王萧豫素日深受圣宠,是一众皇子中唯一一个未及弱冠便授封亲王皇子,深得帝心。

建安帝望着殿下这个自己多有疼爱五子,少年意气风发,英姿勃勃像极了自己当年壮志沙场之况。

心中顿感激荡,赞其乃心王室,有楚囊之情,欣然应允。

当即授其为宣威将军,沉声叮嘱道:“军中无皇子亲王,皆以武阶论大小,穆将军是为主帅,一切事宜你需得以他马首是瞻,若有抗命,以军法论处。”

建安帝声洪词厉,帝容肃严。

“儿臣遵旨,必守军中法则,军令如山,定事事遵从于穆将军,不敢有丝毫懈怠,若有违抗,愿受军法处置。”萧豫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恭敬回道。

见其面诚有力保证,建安帝欣慰一笑,朝穆以沣交代道:“宣威将军首次从军出征,若有任何不妥之处,穆爱卿尽管责罚,更不得因其身份,对他有其他偏待,爱卿可知?”

穆以沣站出俯首回话:“臣遵旨,必将一视同仁。”

“合该如此,玉不琢不成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