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7.第 127 章 共患难吗?(2 / 3)

加入书签

留了两年,到了一十一岁才成亲。

李明锦惆怅道:“我阿娘想在韦氏中为我挑选一个好夫婿,韦家好男儿大多早早就被定了下来,她也只能提前相看,有好的便留着给我。”

韦氏是韦妃的娘家,她想在娘家给李明锦挑选夫婿,一来是知根知底,一来也是京兆韦氏显赫,对郡主来说已经是极好的选择了。

这时候虽说门第比夫妻感情更重要,可能嫁一个貌美才高的好郎君总比嫁一个没出息的浪荡子好。

李长安想起她看过的韦氏那些子弟的资料,语气微妙道:“要不你跟我一起出家当道士吧,如玉真姑母一样,养几个貌美郎君,岂不自在?”

“我阿娘阿爷不太愿意。”李明锦托着腮帮叹了口气。

李长安恨铁不成钢伸手戳了一下李明锦的脑门:“你就是太乖了,他们对你要求才这么高。你看我父皇你祖父,他对女儿妹妹的要求就是不造反就行,玉真姑母养面首的钱还是找她兄长要的呢。”

在咱们大唐,公主不造反都是给亲爹面子了,他们还想让公主郡主贤良淑德不成?

李明锦看着李长安潇洒的模样眼中掠过一丝羡慕。

临走之前,李长安本着跟李明锦的交情还是好心提醒了她一句:“你最好别跟韦家走那么近,最好也提醒你阿娘让你舅父暂且别跟你阿爷走那么近……别说是我告诉你的。”

虽然这番劝告肯定一点用都没有,到了这个时候,韦坚已经跟李亨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了,他们根本不可能听李明锦一个小女儿所说的话,李长安却也只图个心安。

到底她跟李明锦交情不错,韦妃每回见到她也都笑眯眯的。

一人鬼鬼祟祟从屋内各自离开后,李长安去找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是宴席的主人家,如今正在园子里领着一群人一起赏梅花,见到李长安过来,笑着把李长安拉到了自己身边。

玉真公主交游广泛,身份高贵,是李隆基如今唯一一个活着的同胞兄妹了,又不牵扯朝政,所以她在长安权贵圈子中十分受尊敬。

“我给你引见一个玩伴。”玉真公主拉过来一个身穿道袍,神色疏离的女道。

“这是李腾空,右相之女,如今也出家修行,暂且住在我的玉真观中。她这人有个怪癖,只愿意让旁人喊她的道号腾空,不愿让旁人喊她在家中的排行,你唤她腾空便可。”

玉真公主又对李腾空道:“这是寿安公主,你唤她寿安、一十九娘、安娘都行,你若是不觉得怪,喊她长安也行,她打小就喜欢长安这个名字,只是我皇兄觉得怪,便给改了大名,我平日也只当小名唤着。”

李长安挑了挑眉,她看着面前神情清冷的女子,心想这个姐姐她认识。

羡君相门女,学道爱神仙。

这是李白赠她的诗。

是李林甫那棵歹竹出的一颗好笋。

“我已经出家,便与凡俗不再有尘缘,便只有道号,不再论家中排行。”李腾空淡淡道,她身上衣服穿得很素气,瞧着也已经是长安落后了几年的流行款式了。

众人却只是笑,不以为意。

李腾空能被玉真公主带着来参加这个宴会,除了她与玉真公主一同修道之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她是李林甫的女儿。

同样跟着玉真公主过来的还有另一个年纪不大的女道士,可因为那人只是普通八品小官的女儿,便被冷落在一旁,无人与她搭话。

只有李长安看了她一眼,那女郎瞧着跟李长安差不多大,与李长安目光正对上也不羞涩,只是对她露齿一笑,随即又扭过头赏梅花去了。

在场这么多人中,或许只有她一人的心思真正在梅花上。

韦妃却在园子另一侧,与玉真公主这边有男有女不同,韦妃身边围绕的却都是一些妇人,她们大多都是出身世家大族,所嫁的郎君也都在朝中为官。

韦妃在拉拢着这些妇人,试图借由她们影响她们的郎君,为太子拉拢些人脉。

宴会散后,韦妃在马车上疲惫靠着车厢,这才有时间询问和政郡主。

“你今日跑哪里玩去了,我好久没见你。”

李明锦靠在韦妃身边给她捏着肩膀,“我去花园那逛了逛,看梅花呢。”

她嘴上虽然应着,可心不在焉,心思却在李长安白日给她说的最后那句话上。

李明锦很相信李长安,这些年来小姑母说的话几乎都是对的。

小姑母为何会提醒让她舅父不要跟她阿爷走得太近?母兄与妹婿之间走的近些也不为过啊。

还是说她阿爷想要做些什么?

李明锦心中一紧,迅速想到了这段时间李亨的不正常之处。

李亨的紧张、隐藏在紧张下的狂喜、越来越多次与她舅父密谈,偶尔在朝堂上受了气回到府中便会破口大骂李林甫,口中还出现了数次“皇甫惟明”这个名字,仿佛生怕什么消息泄露出去一样对太子府严加管控……

李明锦抬起了头,看着身侧疲惫合上眼睛假寐的韦妃。

“阿娘。”

“嗯。”

“阿爷和舅父是不是要对付右相?”

韦妃睁开了眼睛:“谁告诉你的此事?”

“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