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百一十九章 带媳妇下馆子(3 / 3)

加入书签

了一句,然后反问道:“茄干啥样的?干菜味儿大不大呀?”

东北这边到了冬天,除了萝卜、白菜,很少能见到新鲜菜。所以,干菜是必不可少的。

而东北人晾干菜有无数种方法,单就一个晾茄子,能切丝、能切片,还能将一整根茄子削成长长的一条。

除了样式不同,还有直接晒、烀熟了晒、裹草木灰晒。

凡是干菜,大多都有种干菜的古怪味道,做的时候得用汤料往下压。

“我们是烀完了晒的。”老板娘道:“一点儿邪味都没有。”

“来一个!”赵军说完,就见老板娘急匆匆地往后厨走去。

赵军要这俩都属于插队,得赶紧告诉后厨,要不然错过就麻烦了。

“差不多了吧?”见老板娘走了,马玲微微向前,把头探向赵军,小声道:“点俩菜够了。”

“没事儿。”赵军笑道:“好不容出来一趟,我好好领你搓一顿。”

赵军话音刚落,那老板娘去而复返,对赵军道:“兄弟呀,你要那俩菜都加上了,你看看主食来点啥呢?”

“主食,主食不用!”老板娘话音刚落,马玲就抢在赵军面前说话,这姑娘一边打自己的挎兜子,一边说道:“我兜有大煎饼。”

说完她有大煎饼,马玲回头一看那炉子,道:“搁那炉盖上烤烤就热乎了。”

姑娘几句话给老板娘听懵了,她不是没见过会过日子的,关键是你红焖刀鱼、肉段都点完了,主食却要烤大煎饼,你这是什么路子?

“不!”赵军忙伸手拦住马玲,然后对那老板娘道:“主食都有啥呀?”

“唉呀!”老板娘道:“正常啥都有,但这赶饭口不能烙饼啥的,就大米饭、大蒸饺。”

“大蒸饺啥馅的?”赵军问道。

“牛肉的。”老板娘答:“牛肉大萝卜的,三块钱一斤。”

他们这蒸饺不论屉,论斤卖!

“那得等多半天呐?”赵军问了一句,老板娘道:“这个快,灶上有汽儿,我拿去就给你蒸了。”

“行,一斤蒸饺,三碗大米饭。”赵军点了主食,这倒不是他舍不得全点蒸饺,而是那红焖刀鱼配着米饭是一绝。

尤其是赵军记着,马玲上辈子最喜欢吃这一口了。

“好嘞!”老板娘把小本一合,刚要往后厨走,却又被赵军给叫住了。

赵军指着柜台上问道:“那是啥呀?”

在柜台上,有一排白瓷蓝边的大方盘,每一个盘子里装着东西,但上头盖着纱布。

“酱那乱七八糟的玩意。”老板娘答道:“啥都有。”

“我看看!”赵军说着就站起身来,而这时老板娘拦道:“兄弟,你点那些够吃了。”

东北菜码大,赵军刚点的那俩菜,都够四个人吃的。

“够吃就不点了。”马玲一听,忙伸手拽赵军袖子。

“没事儿,我看看。”赵军笑着走过去,老板娘给他掀开盖东西的纱布。

那盘子里有酱的肥肠、苦肠、猪心、猪肚,还有方肉。

方肉,是将那猪肉切成大方块,下到锅中酱。但小餐馆这些玩意,应该都是一锅出来的。

赵军相中一块五花三层的肉,指着它问老板娘道:“这是不是得熥一下子?”

“那必须的呀?”老板娘拿过旁边的木夹,横着夹起那块方肉,问道:“这也要着?”

“要着!”赵军道:“完了给整点蒜泥。”

老板娘夹着肉往旁边的托盘称上一放,然后对赵军道:“兄弟,四两多一点儿,给你算四两。”

“行!”赵军答应一声,弯腰从柜台前的箱子里抽出三瓶汽水,自己拿柜台上的瓶起子一一起开。

这时老板娘夹着肉去了后厨,赵军则将汽水分给马玲和马洋。

很快,那热腾腾的方肉片、大蒸饺、米饭、红焖刀鱼几乎是一起上桌。

看着桌上的菜,马洋吞咽了一下口水,看向赵军问道:“军哥,这得多少钱呐?”

赵军一笑,刚要说话却见马玲使胳膊肘点了马洋一下,道:“不用你管。”

然后,马玲冲赵军道:“一会儿我掏钱,这顿我请你。”

兄弟们,我跟大家问个事,有没有记着张来宝那俩狗是啥色的?

之前他两条、秦强两条,后来他为了养熊,中途跟秦强换过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