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怕是活不过阳历年了(2 / 3)

加入书签

“让咱等信儿,我明天早晨再给她打。”赵军说着,走到驴槽子前,看了一眼后对王美兰说:“妈,驴这吃差不多了,咱收拾、收拾走吧。”

“走!你俩抬米去。”王美兰说着,伸手就去解栓驴的绳子。

赵军见状,忙道:“妈,你能行吗?要不我俩来吧?”

“能行!”王美兰说话时,已将绳子解开掐在手里,然后冲赵军一甩头,道:“你跟小臣,你俩抬米去吧。”

说着,王美兰一手在前、一手在后,双手攥着绳子,前边那只手微微用力往自己这边一带。.

“嗯?”王美兰愣住了,那纹丝不动的毛驴也是一愣。

下一秒,王美兰两只眼睛对上毛驴左眼,然后手上加劲一拽,这次毛驴乖乖就跟着王美兰走了。

见王美兰成功牵驴,赵军、解臣紧忙先行,他俩进屋各抱一个七八十斤的大筐往外走。

赵家一共准备了三百斤大黄米,淘洗好后用四个大筐装着。

赵军、解臣把装米的大筐往车上折腾时,王美兰一手牵驴,一手扒着墙头冲西院喊道:“小梅呀,小梅!”“嫂子!”金小梅推开房门,喊道:“你等我一会儿,我给西屋门掩上。”

赵家黑虎在李家西屋住着,这狗有前科,金小梅怕它在家祸害东西,就得把它关在西屋。

“那你跟赵军他们坐车走吧。”王美兰道:“我先过去!”

本来金小梅都要关门了,一听王美兰这话,忙问道:“你自己咋过去啊,嫂子?”

“我走着去呗。”王美兰说:“我牵着驴走,不让驴上车,要不它身上灰大,都扑腾米上了。”

“哎,军哥!”听王美兰、金小梅俩人对话,在院外的解臣小声跟赵军嘀咕道:“我婶儿整啥都挺讲究哈。”

赵军闻言一笑,抬眼看了看那牵驴往外走的王美兰。

赵军知道他老娘爱干净,用以后的话说就是稍微有点洁癖。

“军哥,那你说我大娘嫌乎驴身上有灰,怕都扑腾到米上。”这时,解臣继续说道:“那一会儿拉磨前儿,驴一圈一圈的,不照样嘛?”

赵军又是一笑,刚要说话却听院子里传出一阵狗叫。

不同的狗,叫声是不一样的,听到这声音,赵军紧忙往院子里走去。

当赵军进院时,就见黄龙扯着绳子向那毛驴“汪汪”直叫,而其它狗却都不像它这样。

赵军见此情形刚要呵斥黄龙,就见王美兰一手牵驴,一手指着黄龙喝道:“你消停点儿哈!”

在山里长大的狗,虽然没见过啥世面,但每天要自己找食的黄龙非常聪明。就赵军家里这么些人,黄龙知道谁是它主人。同样,它也能分得清大小王。

所以,当王美兰用手指它时,黄龙立马闭嘴,在身后竖着的尾巴也撂下了。

看到这一幕,赵军脚步稍缓,可这时却听王美兰又对黄龙说道:“等它回来前儿,你再咬。”

赵军:“”

赵军感觉不妙,深深怀疑自己老娘是不是把张援民那套三十六计小人书借来看了。前两天琢磨雇凶杀虎,今天又寻思借狗杀驴。

“儿啊!”王美兰看到赵军,刚指黄龙的手往自家一指,道:“你们抬米,完了妈先过去。”

“哎,妈,你牵着它,你慢点儿。”赵军叮嘱道。

“嗯,没事儿。”王美兰牵驴先走,赵军、解臣进屋抬剩下那两筐米时,赵军喊大姐和两个妹妹出来。.

四筐大黄米都搬上了车,解臣开车,赵春自己抱孩子坐副驾驶,赵军、赵虹、赵娜、金小梅、李小巧上后车箱,一行人直奔张家别院。

赵家离张家没几分钟的路,当汽车到时,正好追上了王美兰。

这时,徐春燕、老太太、解孙氏都已经到了。听到汽车鸣笛,徐春燕、老太太和杨玉凤、小铃铛一起从张家别院房后往前来。

“啊啊啊啊”

而在她们来的方向,不知多少只大鹅齐齐引颈长嚎。

“这咋的啦?”赵军、王美兰异口同声地问道,解臣则是问:“我妈呢?”

是啊,解孙氏呢?

“我解婶儿搁房后抓大鹅呢。”杨玉凤回手向后比划着说道:“她说晚上要请客。”

之前几家买大鹅,解孙氏单独要了几只公鹅,说是要请客。

这批大鹅到的那天,就宰了两只公鹅。今天解孙氏跟老太太过来,看能不能帮上忙。能帮就帮,不能帮就看热闹、唠唠。

结果一到这儿,解孙氏看到大鹅就要抓。

“啊?她自己能行吗?”解臣被吓了一跳,起步就要往房后跑。

大鹅会攻击对它产生威胁的生人,嘴一掐一拧,人身上就是一个紫疙瘩。虽然冬天穿的厚,但也架不住鹅多,没准趁人低头就往人鼻子、脸上啄。

这几家一共养了六十多只鹅,解孙氏自己进去,哪还了得?

“小啊!小!”老太太见状急忙把解臣拦住,这事可得跟人家儿子说得明白,老太太拽住解臣胳膊,道:“你妈没事儿。”

老太太话音刚落,就见解孙氏自房后,一手掐着一个大鹅出来了。

两只大公鹅,都得八九斤重,解孙氏双手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