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9章开张准备(三)(1 / 2)

加入书签

钱珊珊摇了摇头,“帆帆,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老两口的女儿女婿的工作都是通过读书得来的,而且他们女婿在省城的家庭背景也不错。

能够将老两口的女儿从万中县调到省城,在他们看来,他们有足够鄙视我们的资本。

既然我们选择了经商,今后难免会遇到不少这样的客户,你做好心理准备了没有?”

钱帆帆很不理解,“姐,我做生意就是进货过来,然后把东西卖掉,哪里需要去了解客户,还做心理准备呀?”

“不,帆帆,我们要想生意好,就得了解客户,熟悉他们的心理,努力成为客户的朋友,这样生意才能长久兴旺。”

在一个小县城,并不是东西新颖、价格实惠就一定能够销售旺盛。

更何况她从没想过要打价格战,这样一来必须要维护好客情关系,尽可能吸引住老客户。

她的话不仅钱帆帆一时片刻消化不了,张小琴同样听得一头雾水。

“钱姐,你的意思是,我们做店铺生意和之前的兜售完全不一样?”

“也不是完全不一样,两者之间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

比如都是进货过来卖出去,这一点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咱们店铺生意不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所以商品的价格、品质会影响到客户会不会再次购买的决定,还有就是客户在我们这里购物的感受同样会影响他们的决策。

至于咱们卖的产品,但凡是我们能找到批发门路,能拿到的商品,县城里别的店铺照样可以。”

现在起步阶段,钱珊珊可不会去搞什么独家定制一类的商品,她打算先从大众、大宗商品做起。

她想把店铺打造成小百货公司,在面积、规模上肯定比不上县城里原本就有的百货商店。

相比之下,她开的这家店铺会更有特色和倾向性。

“所以,我们更需要了解客户,把握住他们的心理,收获越来越多的老客户。”

钱帆帆和张小琴两人听得似懂非懂,不过他们向来习惯听钱珊珊的。

是以在钱珊珊说完之后,两人都点头表示认同,至于还没理解透彻的事情,具体做时自家姐姐定会提点,他们不急。

看看手里的那些草稿,再看看渐渐暗下来的天色,钱珊珊用自行车载着两人家去。

回到家里的时候天色已完全黑下来,此时赵兰兰和钱友根两人已吃过晚饭。

“你们回来啦,我去帮你们做晚饭,你们要吃点啥?”赵兰兰关心的问道。

钱珊珊摆摆手,“妈,你和爸吃好休息,我们三个自己去厨房弄。”

“随便你,对了,你们今天去城里办事还顺利吗?”

“还行,店铺原主人今天已经离开,钥匙什么的都在我手里,接下来我得找些工人把店铺拾掇好。”

钱珊珊说的时候揉了揉眉心,她在心里提醒自己,做事情不能急,得慢慢来。

赵兰兰见状也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在开店做生意上面,他们能帮的有限。

“你知道该怎么做就好,不过也别太有压力,注意身体哈。”

钱珊珊知道今天做的事情多,脸上气色不够好让爸妈心痛了,“知道的,妈,我们还好,今天挺顺利的,就是跑来跑去有些累。”

“珊珊,你和你妈什么时候都能聊,现在还是先去做饭,饿着自己可不好。”钱友根见母女两有聊开的趋势,连忙打断道。

赵兰兰不由有些窘迫,“嗨,我今儿脑子都有些糊涂了,你们赶紧弄饭吃去。”

她一面说,一面用慈爱的眼光看着眼前的三人。

钱帆帆是知道自家妈妈的,看她这样子心里开始咯噔不安。

“妈,我们去厨房不过是弄顿晚饭,顺便烙些饼子带着备用,你没事儿到厨房跟咱们唠嗑呗。”

赵兰兰本就想和自家孩子多聊会儿,听到钱帆帆的提议后立马应下来,“好,我就和你们一起去厨房。”

她心里是真不得劲儿,自家儿女这才刚起念头做生意,村里居然就人有传风言风语。

当着那些人的面她是不怵,还狠狠削了那些人的面子。

可她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想想那些人尖酸刻薄的话,她心里很不舒服。

钱帆帆有自家姐姐和张小琴的帮忙,很快就从自家妈妈嘴里套出话来。

“看来咱们花溪村还真是没有秘密。”钱珊珊不由苦笑起来。

原本她还想低调在县城里发展,闷声发大财呢,没想到还没开始村里就开始传谣。

她倒是不在意,也无所谓,就是自家爸妈接下来承受的压力会大一些,这让她有些担心。

“没事,他们说他们的,咱们做咱们的。”钱珊珊回过头来安慰自家妈妈。

现在才开始,可不能让自家爸妈还有弟弟及张小琴失去你信心。

“妈,姐说得对,咱们不用去管那些人,他们是什么事情都会扯上一通,从来都只会给别人添乱而不是解决问题。”

钱帆帆说的时候一脸气愤,村里那些长舌妇们真是一颗耗子屎坏掉一锅汤,把花溪村都给污染了。

“让我说呀,那些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