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4章撞到风口浪尖(1 / 2)

加入书签

“那另一则消息是什么?”第一个消息给他带来些许惊喜,他现在有些期待第二个消息。

秦和辉则一脸高深莫测的模样,“这第二个消息不敢说比第一个消息更有价值,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哦,这么说来另一则消息?”于旺饶有兴致的盯着秦和辉,他此时确实是产生了兴趣。

秦和辉没有绕弯子,“另一则消息或许于你而言不是个好消息,至于是不是坏消息得你自己评价。”

“成,你说,我听着呢!”半天不进入正题,于旺便有些不太高兴,言语间就有些显露出来。

看到于旺一脸不耐烦的神色,他明白眼前之人不是鄙夷自己,仅仅因为性子急。

秦和辉灿然一笑,“这另一则消息就是赵星宇的亲戚是镇里的副镇长,若是村长真在你和他之间胜出的话,这则消息价值不菲?!”

“原来他的靠山是镇里的副镇长,是不是姓赵的那个?”

“对,就是那人,全名我都不记得,就只记得是他家亲戚。”秦和辉有些讪讪。

镇长、副镇长这样的人物,他向来接触少,就算是听过名字,也不过是如风拂过耳,没进到心里去。

于旺了然,不过他没有再说些什么,直接掏出贴身的钱袋子,数出三十元给到秦和辉。

心里却在惋惜,秦和辉的消息又涨价格,早先不过五块、十块就能给他一堆消息,现在一个消息就十五元。

看来那小子精得很,知道越是临近村长选举越是有机可趁。

他的后一个消息明显就是去和赵星宇套近乎得来的,其实有些事情纸是包不住火,迟早能知道的。

可他知道,秦和辉这人摆明是要从自己这里讹走三十元钱的,他可不想为自己惹事。

再说那秦和辉知道分寸,照他以往的经验,至少两三个月内不会再来找自己讹钱。

更何况他很是欣赏自己的处世之道,对秦和辉这样的小人,摆明用钱来衡量就行,各取所需连敷衍都不需要。

可笑那赵星宇,不就是有一个副镇长在背后撑腰么,居然天真的以为自己凭此就能当村长,做梦!

秦和辉兜里揣着六十元钱,心里喜滋滋的,若是年年都村长大选多好,自己啥也不做,动动嘴皮子就能有可观的收。

可惜秦和平那里没有成功,否则再多个二三十元进账,那自己就能消遥好些日子。

他回家把钱细细藏到只有自己一人知道的地方,然后就拿着他收集来的所谓证据去镇里。

没办法,他虽认得几个字,但会写的却不多,更不要说写得整齐好看,是以他必须去镇上找人代笔。

等到秦和辉把所有的事情办好,把举报信递交到镇里办公室时,已经是下午上班时间。

他的实名举报信被第一时间送达到袁兴农镇长的手里。

看完手里的实名举报信,袁兴农镇长心里有些沉重,他当即把信转给负责花溪那一块儿事务的赵副镇长。

赵副镇长看到信后大喜过旺,这还真是瞌睡送枕头,他家在花溪村的亲戚正愁着没晋升之路,眼下那边的村长出事,机会可不就来了?!

“这样的事情简直是眼里没有国法,必须得严惩!”赵副镇长一脸愤慨的对袁兴农镇长说道。

袁兴农点点头,“这事情不好说,当务之急还是先查个水落石出,若真这般胆大包天,那咱们不能手软,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不允许出现这样的害群之马,但若是诬告,咱们也不能姑息养奸。”

“是,袁镇长放心,我一定会将此事给查个清楚的!”赵副镇长快速回道。

他是想将这事情给接过来自己处理,可没想到袁兴农镇长的想法不一样,“无妨,这事儿我和你一起抽空去看看。”

呃,赵副镇长傻眼,若是袁兴农镇长一起去,那自己除了秉公办理,半点私情都没法循,“好,不知咱们两时间如何安排?”

“就明天,我记得原本明天有个会议,今天临时来通知说取消,咱们两都有空。”

袁镇长可不是初出茅庐的小伙子,赵副镇长的细微表情变化自然被他看在眼里。

看来这趟花溪村之行,或许会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过这样一来,倒不好让赵副镇长一人独自处理这件事情,举报信里列举了三个罪名。

一个侵害集体利益,一个滥用职权,还有一个则是设私刑。

其中任何一个落实,那花溪村的现任村长都会吃不了兜着走,这是把人往死里逼的节奏,他自然是要公正处理,防止出现意外。

不过袁兴农却有些奇怪,这些都是阵年旧事,为什么之前没有人提起?这里面肯定也是有原因的。

还有一点,检举人是秦和辉,被检举人是秦和平,看上去倒像是兄弟之间阋墙。

按下心中的种种思绪,他有些期待这一次的花溪之行。

要知道山阳镇就紧挨着万中县,镇辖区内的人民见识更广,多安居乐业,事务并不繁多。

像手里这样有凭有据,说得条理清楚却又不牵涉自身的举报信,那更是一年到头都收不到几张。

他兴趣盎然的离去,赵副镇长却一脸狰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