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4章 达成平衡(1 / 3)

加入书签

第九十四章

此前赵福生做事不大厚道,为宝知县送去了两个即将复苏的厉鬼,如今苦主找上了门,双方矛盾极有可能一触即发,对于如今背后没有朝廷撑腰的万安县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但赵福生听到范必死的话后,却并没有忐忑。

她反倒似是十分镇定,漫不经心的应了一声:

“嗯。”

“大人!宝知县的人找上门来了!”

范必死见她如此镇定,初时还以为她没听清楚自己所说的话,不由又重复了一句。

赵福生神情平静,点头应了一声:

“我听清了,你好好赶车,有话回府衙再说。”

宝知县的人上门自然不会是来作客的,定是赵福生送鬼一事东窗案发,人家来寻晦气的。

范必死还想说话,但见赵福生坐上了马车之后说完话便开始闭目养神,显然此时并不准备再继续谈论此事。

她办了几桩鬼案,如今声望积累,早与当日的赵福生不可同日而语,范必死虽说焦急,见此情景,也只好压下心中的忐忑,专心调转马头,往镇魔司行去。

他又看了看,轻轻伸手擦拭了两下,赵福生的名字却仍未清晰。

这些事情赵福生从刘义真及孟婆口中已经知道,她说道:

直到这会儿,见赵福生平安归来,乱成一锅粥的府衙内许多人这才平静。

两鬼相斗,照理来说鬼伥者品阶虽高,可远在帝京,反倒应该受煞级替身鬼压制。

车夫回镇魔司报之这一消息后,众人初时并没有以为意,直到后来宝知县的人赶来万安县兴师问罪,范必死等人需要赵福生出面主持大局时,才发现她仍下落不明。

此时被记录在魂命册上的人虽说实际是她,但因为替身纸人的缘故,实则一切因果已经被换成了替身鬼。

县府派出衙役出去找人,县中乡绅也派出了家丁,一群人找了一宿,甚至猜测赵福生是不是出了事。

赵福生第一反应:

赵福生摆了摆手,大步上了台阶,迈入正院。

因赵福生之前连办了两桩鬼案,且在办案之中展现出来的卓绝天赋,使得万安县留下来的乡绅、富户们对她仍有很大信心。

后来张西来按约前去,却并没有接到人。

范必死毫不犹豫的摇头,接着他一下反应过来:

“大人怎么知道郑副令的名字?”

原本的赵福生只是九门村中无知的乡下女子,一生没有出过万安县。

昨夜镇魔司的车夫应约前去要饭胡同接赵福生却扑了个空,得知赵福生傍晚时已经离开夫子庙,去了孟婆摊位。

想到这里,他看向张传世。

“发生了两件大事。一件是关于您的行踪,一件则是——”

“可有赵大人消息?”

她这会儿表现得越是强势,反倒越能安定人心。

从她掌控万安县以来,县内留存的乡绅她几乎都打过照面,以她的记忆自然是将这些不时送钱的财神牢记于心。

“算了,人各有命。”赵福生挥了挥手:

目前走的只是一位姓徐的乡绅。

张传世意识到不妙,连忙补救:

“是我的错,大人,下次有什么消息,我第一个告知您。”

“大人,我的好大人,幸亏你还没死。”

“大人——”

“宝知县来人有什么事?”

这桩鬼案虽说不是发生在万安县的地盘上,可赵氏夫妇的尸身却始终是她送过去的,如今厉鬼复苏给郑河造成麻烦也就算了,要是胡乱杀人,死的始终是平民,赵福生心中是有打算要收拾这桩烂摊子的。

“我还没备好您的棺材——”

“昨夜我失踪之后,万安县的情况可还稳定?”

“这——”

庞知县等人心中一凛,接着都齐齐应了一声。

这个时候,万安县镇魔司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

“您昨晚吩咐我们——”

张传世打了个激灵,又问道:

“什么鬼案,竟然将大人困住,还使得魂命册上也险些将大人的名字抹除。”

“……”

范必死性情谨慎,他思来想去,并没有提过郑副令的名字,她怎么知道郑副令的名字叫‘郑河’?

莫非是——

要饭胡同的鬼祸因为镇魔司出事的缘故,已经算是耽搁得久的。

庞知县领着一干乡绅跟在她的身后,亦步亦趋,深怕她又凭空消失。

后来她之所以知道宝知县内郑副令的存在,是因为范氏兄弟想过要投奔此人。

赵福生闻言冷笑了两声。

庞知县定了定神,感受着心跳逐渐趋于缓和,在心中思索了片刻,正要开口,突然听到外头的哭嚎:

“大人——大人回来了吗?”

而魂命册上的名字失踪,只有两种情景:一种是朝廷有调令,暂时的被调离原职;而另一种就是人已经死去,魂命册自然就失去对此人的制掣。

哪怕她昨夜离奇失踪,且魂命册上的名字一度消失,仍有大部分的人观望,有一小部分的人则不相信她出事,很积极的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