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部分: 世界观 (2) 光子/奇迹(2 / 4)

加入书签

的时代里,光子近战兵器反而成为了主流。当然,这种强力攻击手段的代价就是需要接近对手才能有效施展。
通过非常严酷的训练,以及高等级的光子护甲,潘德拉肯的骑士们早已习惯了这种高速接近,一击必杀的战法。他们甚至将精神反应训练到了极致,对迎面而来的光弹可以轻易的闪避,又或者使用光刃将光弹弹回去。在枪林弹雨中横冲直撞的潘德拉肯骑士,曾经让整片欧洲大陆闻风丧胆,虽然那已经是五个世纪以前的事了。
1/02/02A4: (A4) 光子的应用4:光子缓冲效应(Photonic Buffering)
其实是光子摩擦作用的延伸。该效应的核心就是,当一团高度浓缩的光子(后记作光子流 A)在常规空间内移动,必然会和空间内的自由光子起摩擦,于是A的移动速度必然会变慢。
A的浓度越高,摩擦作用越大,衰变速度越快。
所以,就算可以做出杀伤了强大的超高浓缩光子流,如果发射不出去,或者射程极短,弹速极慢,那也是没有实战意义的。
光刃类的近战武器也一样:就算可以聚集超高浓度的光子产生惊人的杀伤力,但是因为缓冲作用而让任何人都无法挥动,这就不能成为武器了。
同样地,光子护盾和光子护甲,在充入光子的过程中也会造成光子缓冲作用的增大。一味贪图加强护甲的防护性能,最后只会让使用者变得无法移动。
关于光子缓冲,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假定有两束高浓度,并且被限制在两个独立结界中的光子流A和B: 当A,B以一定速度相交时,因为相互的缓冲作用,以及大气中的光子摩擦作用,最终会导致这A, B 相互反弹。
简单地说,光刃与光刃相交不会互相通过对方,而是相互弹开(此过程和实体刀剑碰撞反弹十分相似),但是光子浓度相对较小的一方会受到较大的反作用力。
同样原理,光刃要是砍在贯注了高浓度光子的护甲上,也有可能被弹开,所以有经验的战士一般会选择对方护甲较薄弱的部位下手。
1/02/02A5: (A5)光子的应用:光子武器的伤害判定:基本属性
光子武器击中目标以后,实际上还附带了一系列复杂的伤害。
(1)切割伤害。一般在光刃一类的近战武器上有明显的体现。在结界内高速流动光子流犹如一个个独立的锯片,可以轻易地切割物体表面。
(2)烧灼伤害。高能量的光子流在接触物体表面的同时传递能量,造成目标表面分子级溶断,继而汽化或等离子化。情形犹如电焊焊断物体。该伤害一般在击中防护力不高的物体时被明显体现出来。
(3)冲击伤害。目标的防御力很高,物体构成里含有大量光子时,切断和溶断的现象不明显,而是因为光子缓冲效应而体现出一次撞击伤害,情形有如高压水流撞击在岩石上一样。光弹一般会被弹飞,近战武器砍在厚重的护甲上,则双方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反作用力,武器或护甲光子浓度较少的一方受的作用力较大。(详见 1/02/02A4:光子缓冲效应)
由于产生的冲击力有可能穿透护甲对对方造成局部内伤,也存在使用大型光子锤破甲的战法,对于穿着重装甲的目标有显著的杀伤力。但是光子锤的重量不是一般人的臂力能够挥动的。
斩击,熔断和冲击这三项,成为光子武器的基本属性,是任何光子武器都必定具备的,每种属性如何体现出来则视对手的防护装备而定。
1/02/02A6: (A6)光子的应用:光子武器的伤害判定:额外属性---“滤镜”与“附魔”
斩击,熔断和冲击这三项基本属性以外,一束用来攻击的光子流上还能附带上额外的物理效果。这些效果一般通过两种手段来达到,也就是与。
是一种装置,一般使用在光剑等纯粹输出光子流的装置上,在光子流通过滤镜的同时改变部分光子的性质,以产生高温/冷冻/电击等一系列特殊物理现象,这和魔术师们使用魔术的过程有点相似。
由于武器的光子输出是恒定的,滤镜等于是牺牲了武器本身一部分的杀伤力来制造出特殊的物理效果。
则应用于比较古早的实体系武器上,以增加武器的性能。比如在铁剑上充入大量光子,提升铁剑的锋利度和硬度。和相似,同样可以产生各种特殊物理现象,但是实体武器本身的物理性质限制了武器的附魔强度。就是说,不可能附上实体武器无法承受的附魔。如果附上高热的附魔但是剑身无法承受这种高温,剑会马上溶解无法使用。
在实体武器上加上附魔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会使武器变。虽然充入光子后实际重量并无增减,但是挥动武器的过程中由于光子缓冲效应的影响,武器会变得沉重难以挥动。越强大的附魔,就越会让武器变得沉重,所以古代使用实体剑的战士们一般都是臂力惊人的。
1/02/02B:光子的应用 (B):光子导流术(魔术) Photonic Conduction(Magic)
从古代起就一直流传至今,利用生物的神经网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