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5章 整顿(1 / 2)

加入书签

听到吴伯宗讲述张铭的事儿时,朱元璋不可置信的询问道。

“那个张铭,就那样把人给埋了?”

“那么多人看见,那么多人都知道,就没一个敢站出来说的吗?”

“没一个敢说真话的吗?”

“咱的大殿里若要都是这样一群人,咱不得天天受着蒙蔽?”

朱元璋最讨厌张铭这样的人了,对于他一个身处高堂的人来说,每天接触外面的渠道就是文武百官的嘴,如果他们联合起来蒙骗自己,那自己真的是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中了。

得亏自己这性子不是轻易相信别人的主,他经常听了文武百官的还不算,还会让锦衣卫再去详细、全面的调查一遍汇报上来。

虽然锦衣卫的存在让很多人害怕,人人自危,但设立锦衣卫可以说是他做过最正确的事情了,再加上有允熥在身边,朱元璋甚至能得到其他人都不知道的消息。

想起允熥之前和自己说的那些事情,很多都是连朝廷大臣都不知道的秘闻,朱元璋由此猜测允熥的信息渠道、情报网甚至比自己手里的锦衣卫还要能干,还要系统,还要全面,只不过他们心照不宣,从没有提过,也没有追究过这件事儿罢了。

除了允熥之外,其他的藩王什么的,就连朝中的大臣都四处安排眼线,祈望得到比别人更多的信息,更一手的资料,这些朱元璋都知道,只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一来他们的小动作看在朱元璋眼里根本不算什么,二来他们的实力实在有限,花钱得到的全是一些不值钱的、朱元璋散播出去的消息,这样也算是间接的将那些大臣控制在手中了。

所有人中唯有允熥一个人,他的消息来源堪称最强,这一点和允熥的实力、行事作风非常匹配,允熥这个孩子不论做什么都做的很好,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的思维和智慧,这让朱元璋觉得非常欣慰,非常高兴,最关键的一点允熥这孩子和他父亲一样,都是自己放在心上的人,都非常值得自己信赖。

换言之允熥手里的情报来源和情报系统,朱元璋想拿就拿,想用就用,和自己的没有任何的差别,因此朱元璋无需管允熥手里有什么,也不用担心允熥会做出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事情。

听到朱元璋说的话,应天府尹吴伯宗的心跟着颤了颤。

不是说陈二、陈三和张铭的事情吗?怎么好端端又牵扯到朝廷上的事儿了?他身为文武百官中的一份子应不应该说话?应该说些什么?

朱元璋说的这些话和脸上的这副神色吓到吴伯宗了,吴伯宗低着脑袋半天不敢再开口说话。

见状站在一旁的太孙朱允熥接过吴伯宗的话头,而后说道。

“皇爷爷,也怪不得张铭不敢开口说话。”

“首先他上有老下有小的,全家指着他一个人过活,汪府外面埋着尸首的事情若是能查明真相还好,若是碰到一个昏庸无能的人为了交差直接将张铭抓起来也不是不可能,张铭就算不为了自己,为了家里的人他也不能出口声张,赔上家人就为了多管闲事儿也不值得。”

“其次就是张铭的顾虑,负责道路修建的人和组织修路的人不在少数,这件事儿爆出来之后工程就要被耽搁、甚至要被问责,其他人肯定不愿意,因此为了大多数人或者在大多数人的压力之下,张铭也不好做事儿。”

“最后就是现在,这事儿只要一开始被瞒下之后就不能再被拆穿,否则他们所有人都要因包庇或者隐瞒不报而担上罪责,所以这件命案过了这么些年都没爆出来也实属正常。”

“眼下也是因为张铭患病之际良心发现,承受不住良心的煎熬而主动说了出来,要不然这个案子还会一直瞒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才会被发现。”

太孙朱允熥这么说并不是他赞同这样的行为,他表示理解但绝对不会认可,如此藏着掖着、包藏祸心、同流合污并不是一个好的现象,间接反映出来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有问题。

虽然允熥说的这些有那么一丁点道理,站在张铭的角度来说他有这样的想法也正常,但朱元璋不是圣父,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惩罚,仵逆他这个皇上就是他们的错,绝对是不允许的。

想到这里朱元璋当即对着应天府尹吴伯宗吩咐道。

“查,必须彻查此案。”

“下至当年修路的人,中至组织修路的人,上至应天府尹、应天府的相关官员、负责修路事宜的工部、还有户部,一个都不要放过。”

“但凡有问题的,但凡在这件事中犯了错的都一个不落的揪出来。”

说到应天府府尹朱元璋转头又看了吴伯宗一眼,而后满怀敌意的说道。

“哦,对了,你就是应天府府尹,吴大人,这件案子你不适合参与其中。”

说着朱元璋转头看向一旁的太孙朱允熥,而后接着说道。

“这件事儿交给太子是最合适了,但太子此时分身无暇。”

“既然太子没时间,那就交给允熥你办吧。”

“此案涉及到工部、户部等多个朝廷重臣,找一个官职小的不一定能压得住他们。”

“办这个案子,于情于理、于公于私,允熥你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听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